如何正确防范借款当中的被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注意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首先要看对方的固定资产、经济收入等情况,判断其是否具备偿还能力;二要看对方平时为人怎样,信誉如何,如果借款人有过“有借无还”的“劣迹”,就要坚决拒绝。切莫因碍于面子、听信花言巧语或接受小恩小惠而盲目借款,不然,最终吃大亏的还是自己。 二、应有借款合同或借据借款时,不要顾及人情、关系等因素,一定要让借款人当面写清合同或借据,并写明借款人、借款金额、用途、利率和还款时间等内容,签字画押,双方各执一份,妥善保存。 三、对于比较大的款项,应履行担保和抵押手续为了保险起见,对于大额借款最好由借款人找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担保人或担保单位,必要时还可以让借款人以存单、债券、机动车、房产等个人财产作抵押,并完善担保或抵押手续。这样,借款人万一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可以向保证人追索借款或合法地以抵押物抵偿借款。 四、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应合法对于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赌博、贩毒吸毒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国家法律不予保护。俗话说,君子聚财,取之有道。在借款时,切莫只看个人私利,把钱借给违法乱纪之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正当防卫应当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具有威胁性和紧迫性,当事人如不采取措施防卫的话则会受到危险侵害。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限度的判断: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由于正当防卫是采取使不法侵害人受到一定损害的方法来保卫合法权益的,因此法律规定实施正当防卫行为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条件,以避免滥用正当防卫权利而给社会带来危害。 二、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根据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可以看出,进行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和存在。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实施,这是正当防卫的本质所在。
-
如何正确的使用正当防卫
要满足4个条件: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当您准备进行防卫时,如果符合上
2020.02.18 290 -
如何在正当防卫中正确行使权利?
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 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5、不能明
2020.04.27 218 -
-
借款时如何防范被骗
一、注意借款人的信誉和偿还能力首先要看对方的固定资产、经济收入等情况,判断其是否具备偿还能力;二要看对方平时为人怎样,信誉如何,如果借款人有过“有借无还”的“劣迹”,就要坚决拒绝。切莫因碍于面子、听信
2022-03-21 15,340 -
如何正确防范网络小额贷款诈骗呢
关于如何防范网络小额贷款诈骗:第一,他们的贷款门槛低,只需要提供基本资料,无需抵押和担保。这是骗子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故意将申请门槛说的很低,等到人们被忽悠了过来以后骗子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诈骗手段,比如
2022-04-24 15,340 -
如何正确防范民间借贷纠纷
预防民间借贷纠纷: 一、要知根知底。 二、要保留证据。 三、要有担保人。 四、要注意诉讼时效。 五、要规范借款手续。 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
2022-07-18 15,340 -
如何正确认定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误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致有以下10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
2022-04-26 15,340
-
01:19
如何正确写借条正确的借条,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必须要由借款人亲手书写借条的全文并亲笔签字,不可打印; 2、借条的内容必须要表述准确,不能产生一定的歧义; 3、借条必须要明确写明借款的时间、借款用途、借款的利息约定以及还款的具体期限; 4
17,933 2022.04.15 -
01:01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无过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1、无过当防卫属于正当防卫,两者其实属于同一范畴。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无过当防卫,是以正当防卫为前提的。判定无过当防卫时,也应当遵循防卫中当事人关于防卫目的、方式方法、起因、时间、限度
2,896 2022.04.17 -
01:14
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区分: 1、两者危险来源不相同。正当防卫的危险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使用的一种权利,只有在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才可以行使;紧急避险的危险除了来自人的不法侵害之外,更多是来自自然
1,0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