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房公积金贷款第二套房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贷款金额不能超过房价的40%;贷款金额最多是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0倍;所有贷款次数加起来的贷款总额不能大于20万元。申请时带齐材料同时,办理贷款的市民贷款时,一定得带齐材料。记者了解到,贷款材料主要有:借款人及配偶的居民身份证(复印2份)、借款人及配偶的户口簿和结婚证(复印2份)、商品房买卖合同(2-8页、15页,复印1份)、销售不动产统一发票(复印1份)、契税完税凭证(复印1份)。特别提醒的是,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房管部门出具的家庭成员住房情况证明原件;如果您未婚或单身,必须提供所在单位或民政部门出具的未婚或单身证明。除了提供相关贷款证明材料外,您还须提供工商银行或者建设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如存折、银行卡)作为委托扣款账户。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按照国家规定,不管首套是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未结清的情况下都是可以再次申请商贷买二套房的,就是没法申请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最低六成下调至最低四成,改善性需求的购房门槛大为降低。也就是说,在首套房的住房公积金没有还清之前,是不能再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必须还清了首套房的贷款才可以。
-
第一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与第二套相同吗
第一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与第二套不相同。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流程如下: 1、申请贷款。借款人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贷款材料,填写申请表; 2、贷款审核。公积金中心会进行初步的审核,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借款人的信用,一个是抵押物的评估,或是对担
2022.04.14 928 -
第一套房住房公积金付清了,第二套
买房人在还清第一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后,购买第二套住房仍然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在还清第一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后,购买第二套住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具体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计算方法、办理手续等,和买第一套住房办理公积金贷款是一
2020.03.19 970 -
第二套房可以用公积金贷款吗
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若借款人在购买第一套房时,也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并且还未完贷款,则在购买第二套房屋时,就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 若第一套房是用商业贷款买的,并且正在按揭中,则第二套房可以使用公积金贷款,首付等规定以第二套房计算,即首付
2022.04.13 1,541
-
公积金贷款第二套房算第一套吗
贷款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作二套房。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
2022-03-16 15,340 -
公积金贷款第二套房
一般情况下还是用公积金贷款合适,具体利率,月供请你去你公积金所在处咨询。如果你第一套用的是商业贷款,第二套房使用公积金贷款,则不会被公积金认定为“二套房”,仍可按公积金贷款首付20%、利率3.87%的
2022-01-10 15,340 -
第一套房还能用公积金贷款第二套房吗
看具体的情况。如果 第一套住房选择公积金贷款未还清的,在购买 第二套及以上住房时,只能选择商业贷款。如果 第一套住房选择公积金贷款, 第二套还想要选择公积金贷款时,就必须先把 第一套房的公积金贷款还清
2022-06-30 15,340 -
第一套房以公积金贷款还能贷第二套吗
看具体情况。如果第一套住房选择公积金贷款未还清,在购买第二套或以上住房时,只能选择商业贷款。如果第一套住房选择公积金贷款,第二套也想选择公积金贷款,你必须在申请前偿还第一套住房的公积金贷款。
2022-01-01 15,340
-
01:00
第二次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什么材料
第二次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的材料如下:1、如果已婚的话,要提供结婚证书和复印件;2、已婚人士需要提交丈夫和妻子的身份证及复印件作为鉴定材料,未婚人士也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复印件;3、如果有房子,需要提供房屋产权证及其复印件。租房子的话提供租赁房屋
8,891 2022.05.11 -
00:53
一套房离婚怎么分
一套房在离婚的时候的分割具体方法,首先由夫妻双方协商。夫妻双方既可以协商约定由其中一方取得房产的所有权,也可以共同决定将房产赠与给双方的子女。换句话说,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话,这项约定就有效。其次,如果双方
1,289 2022.04.17 -
01:13
怎样可以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想要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前提是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员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条件如下: 住房公积金贷款是用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己的住房; 申请贷款之前,连续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在六个月或以上、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时间达到两年; 申
53,3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