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骑电动车过马路给别人撞上我的车谁的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由交警认定事故责任,以事故责任书为准。 具体认定办法如下: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 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车未让驶出或在环行路口内行驶的车辆的;7、跨越道路中心实线或者隔离实线发生事故的;8、逆向行驶的;9、右侧超车发生交通事故的;10、超越前方正常掉头、左转弯、超车的车辆时发生碰刮的;11、冲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12、有禁止掉头标志、标线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横道、桥梁、陡坡、隧道掉头发生交通事故的;13、碰撞依法可以暂停、停放的车辆的;14、开关车门造成交通事故的;15、机动车进出停车场或停车泊位时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的;16、单方发生交通事故。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发生车祸,通常情况下应当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然后报警,将事故交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来处理。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通常会在现场勘查后制定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双方可以依照责任认定书上的责任进行确定赔偿数额。
-
别人骑车撞到我,我们的责任是谁?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比例分担责任: 1、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 2、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 3、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
2020.01.10 712 -
骑电动车过马路电瓶车给撞了
骑电动车被撞谁承担责任需要看谁的过错较大,如果损失不严重,没有人受伤,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协商不成就选择报警处理。 1、根据双方过错划分责任; 2、对方没有强险的话也可要求对方在强险范围内承担,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2020.09.19 359
-
我骑电动车撞到行人了谁的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及时报警,由交警部门及时处理根据现场情况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划分,该交通事故认定书也是你们双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也只有交警部门认定的责
2022-04-04 15,340 -
我骑电动车追尾了别人的汽车谁的责任
一、交通事故责任由交警划分,如果后面的车正常行驶,并措施得当,而前边的车突然刹车,又不属不可抗力,那么前面的车应负全责或主要责任。具体由交警划分责任。 一般是追尾者全责,两车的维修费用都由追尾者所承保
2022-03-20 15,340 -
过马路撞车谁的责任
过马路被车撞双方各担负多少责任一、过马路被车撞双方各担负多少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
2022-04-20 15,340 -
过马路被车撞谁的责任
汽车和非汽车驾驶员.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汽车方面承担责任,但有证据证明非汽车驾驶员.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法规,汽车驾驶员已经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汽车方面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
2021-10-21 15,340
-
01:05
骑电动车喝酒撞车事故谁的责任
骑电动车喝酒撞车事故是谁的责任,由交警部门进行责任划分,具体要由交警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进行定责。如果该电动车属于机动车范畴,那么该电动车需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
7,541 2022.05.11 -
00:57
开车门被电动车撞了是谁的责任?
开车门被电动车撞了,是谁的责任,要具体分析: 1、停车开门,后面来的电动车不防备,撞到打开的车门上了,这种情况,停车的负全责; 2、车停在那里,车门早就打开了的,而电动车没注意撞上了,这个里面还有以下情况:要看这个车停在哪里,如果停在人行道
10,471 2022.05.11 -
00:50
电车撞到汽车是谁的责任
电车撞到汽车是谁的责任,要根据交警划分的责任确定。交警划分责任的原则如下: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
2,70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