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离职需要交担保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收取保证金、担保金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即时离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处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罚款。
-
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单位提出辞职吗
劳动者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口头向单位辞职,例如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一般应当采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辞职办法。
2020.01.31 152 -
劳动者提出辞职是否需要经用人单位同意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法律条文赋予了劳动者辞职权,即劳动者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需要经用人单位同意,只要做出辞职的意思表示并送达用人单
2020.04.10 155 -
劳动者怎样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向企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方式: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其他。
2020.08.08 222
-
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不批准,劳动者提出离职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
2022-04-09 15,340 -
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1、劳动者辞职的,要提前30天书面提出,经批准后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后方才可以离开,劳动者不必对企业进行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因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提出辞职的,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
2022-04-20 15,340 -
劳动者提出离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假设是劳动者违约,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其支付违约金,其有两个作用: 其一:损害赔偿作用。劳动者突然离职,肯定会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那么劳动者就应当给予用人单位补偿或赔偿。造成多大的经济损
2022-04-13 15,340 -
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不批准,劳动者提出离职是否需要用人单位同意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
2022-04-08 15,340
-
00:47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意思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因为经济补偿是有法律规定的,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符合法定情形的,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无需支付经济
1,767 2022.05.11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88 2022.05.11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0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