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未到期终止赔偿金该怎么赔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未到期,公司要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有如下情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3.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应该支付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如果是用人单位决定不续签或者降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来续签被拒绝的,补偿金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劳动合同在到期后终止,如果具有公司主动提出不续签等情形的,补偿金应当按下列标准计算:员工在公司每工作一年,公司要向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则支付半月的工资。
-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怎么赔偿
对于劳动合同终止不再续签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
2020.02.02 106 -
到期终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到期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020.09.06 208 -
孕期劳动合同终止该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2020.05.26 112
-
未到期终止劳动合同该如何赔偿
如果劳动者因为合同到期后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那么没有补偿。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的原因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例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
2022-11-15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终止合同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
2022-10-10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该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需要进行补偿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在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愿意与劳动者续签,但是劳动者不愿意; 2、在用人单位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愿
2022-11-09 15,340 -
劳动合同未到期,公司终止劳动合同该怎样赔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具体标准如下: 1、年限计
2022-09-08 15,340
-
00:46
合同期不到终止合同有赔偿吗
合同尚未到期,对方终止合同的话,不一定能够获得赔偿。具体来说,能否获得赔偿主要看对方是否存在违约的行为。如果对方终止合同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的,这时候遭受损失的守约方,就可以要求对方支付相应的赔偿。如果对方终止合同的行为,属于行使法定解除权或
562 2022.05.13 -
00:53
单方终止合同怎么赔偿
首先需要明确,单方终止合同并不意味着就要给予对方相应的赔偿。如果单方终止合同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符合双方的约定,这时候终止合同的一方就是在行使自己权利,并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违约责任。因此,单方终止合同需要赔偿的情形主要是指,一方存在过错单方面终
529 2022.05.13 -
01:15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怎么赔偿
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是否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要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如果是用人单位不续签的,则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是员工选择不续签,则需要了解具体不愿意续签的原因,一般有两种情况:1.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维持、或提高原有劳动
15,4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