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怎样用刑法判决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按照诈骗罪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按照刑法266条,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按照刑法87条对于犯罪行为追诉的标准:最高刑罚为5年以下的,超过5年不予追诉3、按照刑法88条的规定,在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之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受追诉时效限制。4、犯罪嫌疑还是积极投案自首,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好,因为司法机关不是吃干饭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7条、88条、266条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诈骗罪以诈骗数额来看如何量刑。 (1)数额较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至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数额巨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标准:诈骗公私财物5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刑法诈骗罪的判罪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
刑法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诈骗罪量刑标准认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10.19 127 -
-
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
2020.08.09 162
-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诈骗罪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2-05-04 15,340 -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量刑标准是什么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怎么判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
2022-02-06 15,340 -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
2022-05-08 15,340 -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诈骗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2022-03-27 15,340
-
01:00
刑法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诈骗罪,指的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等手段,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侵犯对象,一般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而不是以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
2,309 2022.05.11 -
01:39
决水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决水罪量刑标准分三种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决水罪侵犯的客
737 2022.10.08 -
01:10
信用卡诈骗罪量刑标准是什么信用卡诈骗罪的量刑轻重,与其诈骗数额的大小有关,诈骗数额越大的,所应承担的刑罚就越重,犯该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具体量刑标准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犯罪分子
8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