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工资是否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应当依法回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依法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依法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目前法律上对双重劳动关系没有明确规定,而且有些冲突。但就个别条款分析推断出的是不认可,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退休后不能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退休人员丧失劳动主体地位,不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
退休后还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退休后如果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了,不能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该退休人员丧失劳动主体地位,不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劳务关系是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而用工
2020.05.22 139
-
退休后能否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1、劳动者退休后如果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了,不能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该退休人员丧失劳动主体地位,不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3、劳务关系
2022-05-24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能否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2022-03-09 15,340 -
劳动者是否可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为两个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由此可见法律将是否解除的权利
2022-05-06 15,340 -
员工与用人单位是否已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1,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
2022-07-06 15,340
-
01:01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遇到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用人单位仍旧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7,880 2022.04.17 -
00:52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需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
2,614 2022.04.17 -
01:33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657 202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