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工伤伤情处于一般稳定的状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间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劳动鉴定程序如下: 1、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职工可直接申请; 2、提供历次病、伤、残医院治疗的原始病历,属因工伤残的,需持工伤事故调查报告及有关材料;属职业病的,需持卫生部门授权的职业病防治所(院)提供的诊断资料;属精神病的,需持精神病院的诊断资料;其它情况的,需持有说服力的证明等报劳动鉴定委员会; 3、劳动鉴定委员会应认真审定申请及附件材料,对资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 4、对符合条件的,统一安排鉴定,并把鉴定的时间、地点、人员提前通知企业及有关人员; 5、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者聘请有鉴定资格的医生组成专家组对被鉴定人员进行丧失劳动能力的医学诊断; 6、专家组对伤残、病残职工的状况,写出定性、定量的诊断意见,由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伤病或伤残等级,并发给等级证明书。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企业和被鉴定的职工; 7、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查;对复查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复查鉴定最终结论由省级劳动鉴定机构作出。 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因申报工伤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与劳动行政部门或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生争议的,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工伤如何鉴定的
工伤鉴定的方法:先有用人单位或者职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工伤认定书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决定书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进行鉴定。
2020.08.12 121 -
司法鉴定如何鉴定伤情
我国司法鉴定伤残鉴定方式:司法鉴定机构和社会专业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收到委托书后,对委托人的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受理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指派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鉴定工作;出具司法鉴定文书
2022.09.29 278 -
如何工伤鉴定的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设区的市级劳
2020.05.18 106
-
一般工伤鉴定是要伤情稳定后再做吗??
你要考虑的工伤鉴定是要伤情稳定后再做吗,首先,法律规定必须在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如果是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头部需出院6个月,其他部位需出院之日起三个月。
2022-08-23 15,340 -
工伤认定申请状态如何
和后续赔偿工作等有很大作用: 工伤认定完成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给你“工伤认定书”,和“停工留薪期限”的证明,如果你有异议,可以体属申诉,不签字,但需要提供相应的诊断证明。停工留薪期间,你就是检查和治
2022-06-29 15,340 -
工伤鉴定是要伤情稳定后再做吗?
你要考虑的工伤鉴定是要伤情稳定后再做吗,首先,法律规定必须在伤情稳定后才能做鉴定,如果是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头部需出院6个月,其他部位需出院之日起三个月。
2022-08-19 15,340 -
工伤鉴定应在伤情稳定之后做吗
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
2022-08-04 15,340
-
01:03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的区别
伤残鉴定与工伤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两者对应的申请人不相同,伤残鉴定只可以是伤者本人申请,而工伤鉴定是已经被认定工伤的员工本人、关系较近的亲属或者是其所在的单位等; 2、两者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相同,伤残鉴定的前提是需要提供交通部门
8,416 2022.04.15 -
01:01
十级伤残如何鉴定
人身在遭受了损害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节,评定具体的伤残等级。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规定,我国的认定等级标准一共分为十级。 其中,十级伤残具体包括嗅觉丧失、颅骨部分缺损或畸形、斜视、一眼中度视力损害或无虹膜、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
4,460 2022.04.15 -
00:52
如何查自己退工状态
查自己退工状态的方式如下:不同地区规定不同,可以咨询原单位,或者登录进入各地就业官网后,点击个人查询,按照界面指示操作,在出现的界面中查看当前自己的劳动合同存续时间或者是否解除等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5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