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在拖欠工资方面有哪些制约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63条规定,企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监察部门应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予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应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你可以依照相关证据,举报到劳动监察部门或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并采取以下措施: 1、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 2、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有欠条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讨要,当事人如果要提起诉讼的,需要准备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
用人单位发放工资条件有哪些
工资是由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中的规定来发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其中支付的形式是以法定货币来支付,不能够以实物及有价证券的形式来支付,且必须按期足额给付。
2020.05.02 274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可以向当地劳动监督保障机构投诉举报; 2、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注意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
2022.06.17 450 -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一般面临哪些情况?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能面临下列情况: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2022-04-28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有哪些赔偿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
2022-07-04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责任主要有哪些方面?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_______《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 风险影响: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
2022-04-27 15,340 -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能会面临哪些情况?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能面临下列情况: 1.劳动者可以解除合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
2022-04-22 15,340
-
00:50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投诉没解决,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1,284 2022.04.17 -
01:02
单方面离婚需要哪些条件单方面提出离婚需要的条件包括: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赌博、吸毒等经反复教育仍不能改变的不良习惯;因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的;其他导致婚姻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布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准许离婚。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
1,095 2022.04.17 -
01:08
单位总是拖欠工资怎么办单位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般来说,工资都是一个月发一次,所以上个月的工资在经过一个月后还没有发的,就应经属于违法行为了。没有超过一个月,但是也没有发工资的,这种只能是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为。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
1,00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