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产假期间可以享受假期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必须享受的休假 1.产假:98天+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2.产前检查:女职工妊娠期间在医疗保健机构约定的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内的初查),应算作劳动时间。(有些企业将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计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3.产前工间休息:怀孕七个月以上,每天工间休息一小时,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4.授乳时间:婴儿一周岁内每天两次授乳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合并使用。1.产前假: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如上海市规定“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有习惯性流产史、严重的妊娠综合症、妊娠合并症等可能影响正常生育的,本人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批准其产前假。” 2.哺乳假: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 3.保胎假:医生开证明,按病假待遇。 4.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建议准妈咪到当地相关部门咨询清楚,以免摆乌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职工在“三期内”可以享受的假期: (一)孕期可以享受的假期有产前检查假、保胎休息假、产前假。 (二)产期可以享受的假期有产假、晚育护理假。 (三)哺乳期可以享受的假期有哺乳假,每天的劳动时间内还享有一个小时哺乳时间。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2.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
员工在职期间享受婚假吗
员工在职期间享受婚假。离职交接期间,离职前可以休婚假。员工结婚时可享受以下待遇: 1、婚假、男女结婚时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视距离而定,给予另一个旅程假;探亲假期,结婚的,不另给假期;婚假包括公共假期和法定假期;再婚的可以享受法定婚假,不能
2022.04.17 811 -
女职工流产可享受产假吗
女职工流产能够享受产假。按照法律规定,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2020.07.30 205
-
女职工产假期间间可以再享受探亲假吗
原劳动部l962年12月18日在《关于职工回家探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产假,是国家对妇女的特殊照顾,而探亲假规定是解决职工与家属团聚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假期制度。因此,凡符合回家探
2023-06-12 15,340 -
女职工生育期间可以享受产假吗
一、《女职工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理论上,法规并未给享受产假设置
2022-03-19 15,340 -
女职工在享受法定年假期间可以休产假吗?
可以。《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第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
2022-10-08 15,340 -
女职工孕期期间可以享受的假期有哪些
参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
2022-03-13 15,340
-
01:39
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产假是指,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假期待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在我国女职工分娩后,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而怀孕期间,可以享受15天的长假。产假期间女职工的福利待遇,需要按照产前和产后来进行区分。分娩前,女职工享有15日的产
20,140 2021.04.25 -
00:50
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怎么扣员工休产假期间,社保费还是按照以前的情况进行扣除。法律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因此,员工的产假是法定的,用人单位不得因休产假而降低员
7,040 2022.05.11 -
01:06
无期徒刑可以假释吗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至少十三年的时间,若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的,则允许假释。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之后,可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及因为故
1,8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