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赔偿追偿法律规定交强险怎么赔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的情况解答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造成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新的司法解释草案,可以由保险公司先予赔偿,然后向肇事者追偿,该草案不久将生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交强险的赔偿新规定:1、已经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造成车辆人员以及他人人身受伤和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的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2、但是对于交通事故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是不会予以赔偿的。
没有交强险是不享受理赔的,双方按照责任划分来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第四十二条规定,挂车不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牵引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牵引车方和挂车方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
交强险赔偿限额规定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将交强险总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维持0.2万元不变。无责
2020.08.09 203 -
交强险怎么赔偿
交强险的赔偿,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死亡伤残费用。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2、医疗费用。
2022.07.07 165 -
交强险赔偿范围规定
交强险的理赔范围可分为人身伤亡的赔偿以及财产损失的赔偿; 其赔偿范围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直接财产损失以及间接财产损失。
2020.07.15 123
-
交强险赔偿追偿的法律规定
你的情况解答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2022-04-11 15,340 -
交强险赔偿,法律规定
以下就是交强险赔偿,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1、死亡伤残赔偿项目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
2022-07-21 15,340 -
交强险赔偿的法律规定
交强险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
2022-01-18 15,340 -
交强险追尾怎么赔偿?
交强险来赔偿,交强险只要有责任(次责、同责、主责、全责),在强制三责险中的赔付金额是一样的,因为强制三责险只分有责和无责。强制三责险有责的赔偿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
2021-06-01 15,340
-
01:12
酒驾交强险是否赔偿
酒驾后发生交通事故撞伤人,作为法定的机动车保险,交强险还是会第一时间实现理赔。这是为了保障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一方的利益,只要有第三人受伤,交强险就必须理赔。但是,如果是酒驾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根据我国的交强
5,025 2022.04.17 -
01:29
交强险具体赔偿项目
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项目,具体如下:1、医疗费医疗费。包括当事人为治疗伤疾而支付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康复费、整容费和后续治疗等费用。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医疗费的赔偿数额
8,243 2022.04.17 -
01:25
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
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 交强险垫付和追偿具体如下: 1、交强险的抢救费用垫付条件,一般需要满足:驾驶人没有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酒驾的;被保险的机动车被盗或被抢期间发生肇事的;被保险人属于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符合以上
1,45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