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人债务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 人民法院判决后,欠债人仍不偿还借款,你即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法院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进行执行,甚至可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对其处罚: 1、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2、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3、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4、强制被执行人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5、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也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6、被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转移的法律后果有: 1、新债务人可以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2、原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债权的,新债务人不得向债权人主张抵销; 3、新债务人应当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该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债务人跑了的后果是:债权人可以起诉,然后申请执行欠款人的财产。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债务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债务达成的法律效果是怎么样的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如下: 1、债权人可以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同时也可以向第三人主张清偿; 2、第三人承诺履行仅为第三人加入原债务,原债务人并不脱离原债权债务关系,其仍对债权人负履行合同的义务,同时依然享有对债权人的合理抗辩权; 3、第三人加
2021.01.24 108 -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是怎么样的
债务加入的法律效果如下: 1、债权人可以向原债务人主张权利,同时也可以向第三人主张清偿; 2、第三人承诺履行仅为第三人加入原债务,原债务人并不脱离原债权债务关系,其仍对债权人负履行合同的义务,同时依然享有对债权人的合理抗辩权; 3、第三人加
2021.02.10 90
-
个人债务纠纷中,个人债务拒不偿还,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第216条是这样规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此款即是申请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所在。
2022-03-07 15,340 -
个人恶意逃债的法律后果
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可直接向债务人原居住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追计债款。起诉时应持有借据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法院就会立案受理。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
2021-12-27 15,340 -
法律依据是什么,个人债务有何后果
债务违约的后果;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债券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即未来该国融资成本将飙升。最终,政府无法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应对政府支出,这可能导致更紧缩的财政政策,降低经济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甚
2021-11-10 15,340 -
债务免除的法律后果
免除债务的法律后果是终止债权债务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提取标的物; (四)债权人免除债
2021-12-22 15,340
-
01:08
失信人的后果怎样
失信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
2,341 2022.04.17 -
01:10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
因为无效合同涉及侵犯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所以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是说,从合同订立的那一刻起,就对双方当事人不产生任何的法律效力。但是有一项例外,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并不影响双方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的效力。也就是说,如果
2,576 2022.04.17 -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4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