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盗用、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怎么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盗用、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可能涉及以下罪名:一百七十七条【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谷底,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应当依法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身份证法》的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
冒用他人身份证的处罚方式:一般给予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如果涉嫌犯罪的,按照相应的犯罪进行处罚。比如涉嫌诈骗罪,按照诈骗罪处罚。
-
冒用他人身份证怎么处罚
身份证是可以证明公民身份的证件,所以使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是违法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使用他人身份证的行为,可以处最高十天的拘留或者最低两百元、最高一千元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拘役或者最高三年有
2021.11.17 1,100 -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怎么处理
行为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如果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构成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罪,应处
2020.06.22 4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信用卡诈骗罪立案规定
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
2020.09.28 402
-
冒用他人身份证办信用卡如何处罚
1、是属于犯罪行为的。 2、使用伪造、骗领、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均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刑法》第196条之规定)。 3、信用卡诈骗
2023-06-13 15,340 -
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怎么判刑
盗用他人身份信息办信用卡涉嫌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造成数量巨大的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的罚金。 《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妨害信用卡管
2023-04-11 15,340 -
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信用卡会被怎样处罚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第280条之一)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
2022-10-09 15,340 -
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办理信用卡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治利用信用卡骗取财物的犯罪活动,现就办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解释如下: 一、对以伪造、冒用身份证和
2023-08-16 15,340
-
01:00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治安管理处罚法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一般会让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
9,175 2022.04.17 -
01:01
治安管理处罚法冒用他人身份信息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会被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的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
6,343 2022.04.17 -
00:56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什么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对涉嫌
4,32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