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用人单位从试用期辞职工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试用期内辞职,用人单位应按出勤一次性结清工资。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只有提供了劳动,就偶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依法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时一次性按出勤结清工资,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劳动者违法解除合同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直接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对损失承担举证责任。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辞职用人单位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请求诉讼。
-
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算?
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的,根据劳动者工作的具体时间来计算工资,单位原则上是不能扣除劳动者工资的,除非劳动者在职期间,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造成了财产损失。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应在提前三日告知用人单位。
2020.07.04 167 -
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算
试用期辞职工资的计算方法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没有约定劳动报酬的,应当按照同类工作岗位工资的80%支付试用期劳动者工资,且不得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2020.11.13 157 -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给辞职怎么办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给辞职,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到期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还可以和用人单位再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020.08.23 127
-
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结算,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计算
试用期退休,提前3天提交书面退休申请,结算日期为当日,结算日期为结算日期后的第4天,可以办理正常的退休手续,工资按照你的出勤天数支付。第四天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必须有书面交接手续,双方签字(包括货物交接
2021-11-15 15,340 -
试用期辞职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违法吗?试用期辞职不发工资该怎么办
试用期辞职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违法,您可以向劳动监察求助,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只有劳动者付出了劳动,无论是试用期还是正式期,
2022-01-23 15,340 -
试用期内辞职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怎么算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办理离职手续的当日结清工资。 用
2022-04-13 15,340 -
试用期辞退用人单位没签合同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开除员工,用人单位应该和员工结清工资。试用期内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付出了劳动,产生了价值,于情于理于法都应当给工资。辞退,说明是公司的主动行为,更应当给工资。一般正规的公司
2022-04-22 15,340
-
00:50
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合法的手段来追讨工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以到劳动监察机构进行投诉。投诉没解决,可以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仲裁结果,还可以去法院申请执行劳动仲裁裁决
1,248 2022.04.17 -
01:01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不合法。试用期间,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2,522 2022.05.11 -
00:49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员工该怎么办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是违反劳动法律相关规定的,此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请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公司应当继续履行。如果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员工也可以向公司主张支付赔偿金。公司不肯支付赔偿金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
2,68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