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离婚财产公证是分割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婚后财产公证的话,离婚财产分割时会比较容易处理: 1、做婚后财产公证,可以直接到公证处,公证处会根据财产比例情况收费。 2、证明是婚前取得的财产的方法: 这部分不公证也是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分配。 但需保留好那些财产取得时的发票或合同或产权证等能够证明财产取得时间是在结婚前的证据。 3、如果想把婚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公证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1)如果双方有关于再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的书面约定,即使不去做公证,婚后取得的财产就是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 2)如果双方之间没有这样的约定,婚后取得的财产就是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想公证为他的个人财产,就必须得到另一方的同意。 4、如果想将婚后财产公证为一方个人财产: 必须有双方约定婚后财产归各自所有的协议、或是双方一起去并声明哪些财产归你个人所有,要审核的就是双方的协议、两人的身份证明、财产权利证书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做了婚前财产公证,经公证只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离婚时另一方是无权获得或者处置的。 如果经公证属于双方共有的财产,离婚时双方可以共同协商分割,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 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首先由双方协商分割,如果协商分割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是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
离婚后财产分割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因为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登记手续之后才生效,所以即便是离婚协议已公证了,但双方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协议也不能生效。
-
离婚后是分割婚后财产吗
赠与合同到赠与人的住所地或者赠与行为的发生地的公证处公证。具体需要携带下列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 2.所赠与财产的所有权证明; 3.赠与财产属于共有的,应提供共有权证明及共有人同意赠与的意见; 4.赠与合同或赠与书原件; 5.
2021.04.29 83 -
-
婚前财产公证后离婚可以分割吗
婚前财产公证后离婚后财产不能分割,只要财产经公证只属于夫妻一方。如果双方办理的公证手续是婚前财产婚后归夫妻共同所有,那么离婚后财产能由双方先行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1.02.12 115
-
婚前财产公证后离婚后财产能分割吗
婚前财产如果进行了公证,则离婚时不再重新分配,原来是谁的离婚后还是谁的,按照符合法律的婚前财产协议确定归属,不作分配。但是婚前财产协议规避法律的无效。总而言之,婚前财产协议在公证机关进行了婚前财产公证
2021-05-31 15,340 -
离婚后财产分割可以公证吗
离婚财产分割可以公证,财产分割协议书是用于约定协议双方关于财产分割的法律文书,根据法律规定所订立的协议书只要约定清楚双方责任,分割方式比例,又无任何违法条件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也就是说只要协议符合法律
2021-06-08 15,340 -
离婚后财产分割需要公证吗
协议离婚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在领取离婚证后自动生效,无需办理财产公证。诉讼离婚的,法院对夫妻财产分割进行判决的,在判决书生效时,离婚财产分割生效,因此,诉讼离婚也不需要离婚财产公证。但是,现实生活并不
2022-04-19 15,340 -
离婚后财产分割是否要公证
离婚时财产分割可以申请公证,但不是必须的。 根据《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
2022-06-02 15,340
-
00:55
离婚分割财产要证据吗离婚分割财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协议离婚。协议离婚是不需要证据的,诉讼离婚时需要证据的。因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我国法院审理采取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审判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1,203 2022.05.11 -
00:53
婚后出轨离婚财产分割是怎样的婚后出轨离婚,如果出轨行为没有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重大过错,财产分割是一般是均分,但以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为原则。如果一方婚后出轨,构成了重大过错,无过错方可以向出轨方要求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物质损害赔偿。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婚
775 2023.04.20 -
00:59
离婚婚后财产怎么分割离婚婚后财产分割的规定如下: 1、双方协议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首先还是遵循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夫妻共同财产是夫妻的财产,夫妻有权对怎么处理进行协议。如果双方协议同意了,那么就按照双方的协议来进行分割。双方可以通过离婚协议等方式明确约定
511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