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有哪些分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而无法完成,造成外部的商业违约风险,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 (二)劳动者违反相关约定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泄漏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产生经济损失; (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劳动者职务行为导致企业损失,主要表现为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有未尽职责的严重过失行为或者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使用人单位有形财产、无形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情形。比如,商业银行的业务经理违反风险控制规定随意放贷,从而造成的银行呆账坏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按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损失,如果劳动合同中未对此作约定,而用人单位又无证据证明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的具体数额,则不可以克扣劳动者工资。
关于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标准,是单位每月从其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具体赔偿要依据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过错的大小、损害的程度,以及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确定。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该如何赔偿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不是必须扣工资赔偿。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赔偿可以要求劳动者直接支付也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2020.05.11 202 -
劳动者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如何赔偿
劳动者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按双方在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中的约定赔偿,如没有约定,则不能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经济损失的赔偿,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2020.01.11 144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是否必须扣工资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不是必须扣工资赔偿。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劳动者赔偿。赔偿可以要求劳动者直接支付也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
2020.08.07 145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有哪些情形,劳动者有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
2022-04-22 15,340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有哪些?劳动者有哪些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
2022-04-14 15,340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形有哪些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
2022-03-27 15,340 -
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有哪些,劳动
一、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主要情形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企业损失:如劳动者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而径自离开工作岗位,使得短期内企业无法补充人员或者,有些公司的重要项目可能因劳动者的不辞而别
2022-04-17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022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28 2022.05.11 -
01:19
失职渎职重大损失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
1,877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