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规定在职工离职时间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资是按离职时间算的,什么时候不干了就什么时候结算工资。办理离职手续时会核算员工离职当月的工资,但薪资发放需按照公司财务制度发放规定。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员工提出辞职,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一般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的,能在三十日后离职。试用期的劳动者只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到期直接办理离职手续,并且要求单位结清工资。若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
员工离职时间法律规定是多久
员工离职时间法律规定分为两种情况: 1、员工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 2、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申请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行使通知义务,但不需要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若用人单位有正当理由辞退员工,可以随时通知员工,但员工并没
2022.04.06 1,140 -
劳动法规定员工入职多久签劳动合同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020.02.28 262 -
劳动合同法的辞职时间规定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辞职时间的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0.05.14 237
-
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结算工资时间是多久
劳动法并没有对员工离职结算工资时间做出期限的规定。离职结算工资时间由用人单位与员工双方商定,若逾期不支付的就属于拖欠行为,员工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后可以向劳动部门寻求帮助。《劳动法》关于工资章节内容介
2022-03-23 15,340 -
劳动法规定辞职工资发放时间是多久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
2022-03-25 15,340 -
职工劳动法规定工资的发放时间是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必须在员工离职后十五日内办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及社保转移手续。未办理的,造成员工损失的,企
2022-05-02 15,340 -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离职需要多久
1、劳动者辞职,只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
2022-03-16 15,340
-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704 2022.05.11 -
00:55
劳动合同时间如何规定劳动合同时间的规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
1,994 2022.05.11 -
01:12
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又可以称为“劳动时间”。主要指按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一昼夜以及一周之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长度主要由劳动法直接规定,或是由集体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进行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如果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5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