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应注意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注意保存、收集相关证据。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甚至可以说,诉讼活动的核心就是证据的运用。证据运用的好,甚至可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所以,债权人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即使最终不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债务纠纷,债权人也应养成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的好习惯。 因为很多证据、材料如果不及时保存、固定,就有可能灭失。这些重要的证据、材料一旦灭失,就很难再补正。没有这些重要的证据、材料,就会为以后的诉讼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出现“有理变无理”的情况。 2、选择对债权人有利的案由。 虽然绝大多数欠款都是因为借贷产生的,但是,现实中也存在因为其他基础法律关系而产生的欠款。这个时候,债权人就要充分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向律师说明,委托律师后,在律师的指导下,考虑是以基础法律关系来主张权利,还是以借贷来主张权利。 3、选择对债权人有利的机构来处理。对于合同案件而言,双方当事人即可以约定仲裁,也可以约定具体法院的管辖。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债务纠纷中第三人担保的规定是,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
债务纠纷诉讼应注意什么?
债务纠纷诉讼的注意事项有:1.债务纠纷起诉,重视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2.债务纠纷起诉,重视担保期间,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6个月;3.债务纠纷起诉,申请
2021.03.13 132 -
个人债务纠纷处理应注意什么
当事人产生个人债务纠纷,具体需要注意: 1、在借款中约定利息的,按照按照约定偿还利息; 2、明知他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不受法律的保护; 3、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020.01.19 95 -
债权债务中担保应注意什么
债务担保应注意下列问题: 1、由于保证是以保证人的信用做担保的,在签订保证合同时,要重点考察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首先,要避免无效保证合同的出现,其次是要防止保证期间超过的风险。 2、抵押是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
2021.02.06 97
-
债权债务中担保应注意什么
债务担保应注意下列问题: 1、由于保证是以保证人的信用做担保的,在签订保证合同时,要重点考察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 首先,要避免无效保证合同的出现,其次是要防止保证期间超过的风险。 2、抵押是在债务人
2023-03-10 15,340 -
债权债务纠纷的注意事项
(一)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债权人应提供借贷合同、借贷凭证、借贷双方交付钱款的有关凭证。 (二)借贷案件,原告应提供书面借据(借款数额、交付地点、时间、借款用途、归还日期、利息约定);无书面借据的,应提
2023-06-10 15,340 -
债权债务纠纷诉讼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债务纠纷起诉,重视诉讼时效。 二、债务纠纷起诉,重视担保期间。 三、债务纠纷起诉,申请执行的期限。 四、债务纠纷起诉,善于协商调解。 五、债务纠纷起诉,重视证据收集。
2022-06-28 15,340 -
债务人转让债权应该注意什么
债务是的一项权利,也是义务,债务的转移就意味着还债责任的转移。如果受转移一方没有履行该义务的能力或者根本没有行为能力,那么,债务的转移将会造成债权人的巨大损失。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借此逃避债务,或者对债权
2022-09-02 15,340
-
01:08
债务纠纷开庭注意什么
债务纠纷开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原告应当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原告应注意债务的诉讼时效是否已经经过。这意味着,在诉讼期间内,原告不向债务人主张自己的权
1,320 2022.04.17 -
00:59
什么是房产债权债务纠纷
债权债务纠纷的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经债权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债权人提出申
1,056 2022.04.17 -
01:14
债权债务纠纷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债权债务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和解。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在平等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解决纠纷。 2、调解。当事人双方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仲裁。若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也
1,24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