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资与劳动报酬应该怎么约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在劳务派遣协议中应该约定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等内容。具体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哪些内容?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派遣的工作岗位名称和岗位性质; (二)工作地点; (三)派遣人员数量和派遣期限; (四)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 (五)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 (七)被派遣劳动者工伤、生育或者患病期间的相关待遇; (八)劳动安全卫生以及培训事项; (九)经济补偿等费用; (十)劳务派遣协议期限; (十一)劳务派遣服务费的支付方式和标准; (十二)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责任;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纳入劳务派遣协议的其他事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招用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务派遣单位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务派遣工的薪酬是由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的,具体的数额或者计算方式、发放方式等都要明确约定。此外,劳务派遣工应当与正式的劳动者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如果是跨地区派遣,那么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要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
劳务派遣是否应该认定为同工同酬
劳务派遣可以认定为同工同酬。派遣职工享有与用人单位聘用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被派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聘用的劳动者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取得相同劳动成果的,用人单位应当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与用人单位聘用劳动者同等数额的劳动报酬。
2020.05.17 145 -
劳务派遣员工应该如何认定同工同酬
如果劳务派遣工请求同工同酬,则用工单位应当对派遣工实行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若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则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来确定。
2020.10.03 129 -
劳务派遣是否应同工同酬
应当同工同酬。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
2020.10.18 391
-
劳务派遣合同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合同一般需要三方协议,首先派驻公司和劳务公司之间需要签订协议,并且和员工签订三方协议确立报酬
2022-08-03 15,340 -
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应该怎么同工同酬呢
劳动者想了解西安那个劳务派遣公司和移动建立了劳务合作关系,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了解,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
2022-02-05 15,340 -
在劳务派遣中应当约定按照什么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报酬事项?
核心提示: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在劳务派遣协议中应该约定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的劳动报酬数额和支付方式;社会保险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事项等内容。具体 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哪些内容?
2022-05-04 15,340 -
劳务派遣工是否应当与劳动者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是,现实中劳务派遣工与用人单位直接用工确实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对此,政府正在将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严格按
2022-04-18 15,340
-
00:54
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的区别
劳务派遣用工与劳动合同用工,一般有以下的三个区别,具体如下: 1、用工关系的区别。劳务工是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合同,而合同工是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 2、工作性质的区别。劳务派遣工。主要是用工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的性质,将本单位业务中的一块
3,567 2022.04.17 -
00:56
劳务派遣不给发工资怎么办
劳务派遣不给发工资的,可以申请支付令。用人单位未按时发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去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发出支付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十五日内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在法定期限内容未履行义务,又不提出异议的,劳动者可以依据支付令去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923 2022.05.11 -
00:55
劳务派遣工伤怎么处理
劳务派遣人员工伤的处理程序,一般有以下的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及时送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 3、依照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支付赔偿金。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要从事故伤害发生那天起的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
2,48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