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抢救费的垫付和追偿有什么样的相关规定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抢救费用垫付条件 (一)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二)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垫付的通知书; (三)受害人必须抢救,且抢救费用已经发生,抢救医院提供了抢救费用单据和明细项目; (四)不属于应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的抢救费用。 二、垫付标准 (一)按照交通事故人员创伤临床诊疗指南和抢救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标准,在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或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 (二)被抢救人数多于一人且在不同医院救治的,在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或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按人数进行均摊;也可以根据医院和交警的意见,在限额内酌情调整。 三、垫付方式 自收到交警部门出具的书面垫付通知、伤者病历/诊断证明、抢救费用单据和明细之日起,及时向抢救受害人的医院出具《承诺垫付抢救费用担保函》,或将垫付款项划转至抢救医院在银行开立的专门账户,不进行现金垫付。 四、追偿 对于所有垫付的案件,保险人垫付后有权向致害人追偿。追偿收入在扣减相关法律费用(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等)、追偿费用后,全额冲减垫付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保证人所享有的追偿权,在本质上是一种代位请求权,也就是保证人在清偿债务后,代替原债权人的地位,在其与债务人之间形成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关于抚养费的相关规定如下: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承担必要生活费和教育费,费用和期限由双方约定,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合理要求。离婚双方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义务。一方不履行义务,意味着违反法律,不支付子女抚养费,可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
交通事故轻微伤垫付医疗费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轻微伤垫付医疗费的相关规定是肇事责任方未支付医药费,而家属无力承担受害者的医疗费用时,由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和道路交通事故救济基金先行垫付。确定医药费用的一般原则是依据医院提供的合法的收款凭证,凭证显示的金额就是医药费的数额。
2020.11.04 109 -
-
交强险什么时候要垫付抢救费用
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二)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三)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2020.10.07 232
-
垫付抢救费用的相关流程有哪些
首先,交管部门在三个工作日以内,需要出具书面的通知,通知该地的救助基金管理的机构,并且提交垫付的通知,以及医疗机构方先垫付还没有结算的抢救费用的相关材料;其次,基金的管理机构需要在受到材料后的五个工作
2021-09-29 15,340 -
保险公司垫付交通抢救费用有哪些相关规定
保险公司垫付交通抢救费用的条件有哪些,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一)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二)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垫付的通知书;
2022-04-14 15,340 -
保险公司垫付交通抢救费用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保险公司垫付交通抢救费用的条件有哪些,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一)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二)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垫付的通知书;
2022-04-06 15,340 -
抢救费用垫付的条件有哪些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 (一)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二)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求垫付的通知书; (三)受害人必须抢救,且抢救费用已经
2021-08-04 15,340
-
01:25
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今天要给大家解答的问题是交强险该怎么垫付和追偿。 交强险垫付和追偿具体如下: 1、交强险的抢救费用垫付条件,一般需要满足:驾驶人没有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酒驾的;被保险的机动车被盗或被抢期间发生肇事的;被保险人属于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符合以上
1,459 2022.04.17 -
00:54
道路救助基金垫付由谁偿还道路救助基金垫付由责任人偿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的基本程序:需要救助基金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
15,077 2022.05.11 -
01:30
竞业限制的相关规定竞业限制,指的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特殊种类的劳动者不能到与原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我国法律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
4,51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