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偷油主犯如何判

偷油主犯如何判

2023-06-11 09: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11回复

涉嫌盗窃罪,具体定罪量刑视所盗油的价值确定。主、从犯的量刑情节如下,【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王英杰律师

四川冰聚律师事务所

偷盗原油开车的,按照盗窃罪作出判刑。具体是:盗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徐延轩律师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

偷手机属于盗窃行为,按照其盗取数额、行为次数、损害结果、主观态度多方面考察后认定性质。如果盗窃数额小、危害不大或者当事人认错态度好,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即可。组织团伙偷手机的,主犯应当按照团伙盗窃的总额进行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偷油犯法吗?
    偷油犯法吗?

    盗窃车祸现场大车油箱内的油,涉嫌违犯要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数额较大,会涉嫌盗窃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0.07.15 307
  • 偷手机被逮到主犯该如何判
    偷手机被逮到主犯该如何判

    偷手机属于盗窃行为,按照其盗取数额、行为次数、损害结果、主观态度多方面考察后认定性质。如果盗窃数额小、危害不大或者当事人认错态度好,可以给予行政处罚即可。组织团伙偷手机的,主犯应当按照团伙盗窃的总额进行处罚。

    2020.05.23 148
  • 偷油怎么判?
    偷油怎么判?

    根据盗窃到油的价值来判刑。一般情形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

    2020.03.23 704
专业问答更多>>
  • 偷油主犯判几年

    涉嫌盗窃罪,具体定罪量刑视所盗油的价值确定。主、从犯的量刑情节如下,【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

    2022-04-15 15,340
  • 偷汽油犯罪如何判刑

    偷卖汽油构成非法经营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非法经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构成的,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2021-12-20 15,340
  • 偷油如何判

    偷油判刑需要结合盗窃数额的价值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6-04 15,340
  • 从犯偷油判多少年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盗罪如何判刑 01:00
    偷盗罪如何判刑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偷盗罪,只规定了盗窃罪。犯盗窃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分析如下: 1、盗窃公私财务,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的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任一情形的,是构成盗窃罪。对应的量

    3,320 2022.10.22
  • 偷东西该如何判刑 01:28
    偷东西该如何判刑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的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认定为“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五千

    3,602 2022.04.17
  •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793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