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处理劳动争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常见争议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劳动者和单位自行协商解决。 二、如果不想协商解决,或者协商后没有解决纠纷以及协商后不履行协商结果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三、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四、如果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履行劳动合同等事项而产生的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应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等原则。
-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应该有哪些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也可以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
2022.11.07 87 -
劳动争议应该如何取证
在劳动争议中,当事人应采用合法的手段来取证,并且要收集与争议有关联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符合法定的证据种类的证据;如果证据由用人单位掌管的,则由单位提供,否则需承担不利的后果。
2020.06.24 126 -
未签订合同劳动者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未签订合同,劳动者应当注意保存好出工记录、工资凭条以及用人单位出具的其他书面性的材料能够证明和用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
2020.08.16 141
-
劳动争议应采取哪些措施
处理劳动合同常见争议的方法如下: 劳动者与单位自行协商解决问题。 第二,如果不想协商解决,或者协商后不解决纠纷,协商后不履行协商结果,可以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
2021-10-31 15,340 -
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
2022-03-26 15,340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争议
一、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
2022-04-06 15,340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一、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
2022-04-11 15,340
-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15 2022.09.09 -
01:15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而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这时候可以选择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问题。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更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591 2022.04.17 -
00:51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相对比较短的,原则上是一年之内提出仲裁的申请,这是一般时效; 2、特殊时效:欠薪加在职,时效不受限。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且纠纷又只限于拖欠劳动报酬,就属于欠薪加在职,那么劳动仲裁不受一年
3,5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