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对方全责对方不出事故认定书的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全责方应承担全部损失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对方不赔偿的可以起诉,侵权方和车辆的保险公司一起列为被告,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范围内进行赔偿,不足的侵权方赔偿。 出车祸对方全责的处理流程: 1、全责方向保险公司报案; 2、双方带好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一起到到定损中心,填写有关资料,然后找全责方的保险公司定损员拍照定损; 3、如果定损以后就决定在那里修,是不需要交钱的,需要把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复印件给对方(无责方也需要提供交强险保单复印件); 4、如果不在定损中心的修车厂修,那么就拿好对方的保险公司报案号,到时修车的4S店或其他修车厂,报案号告诉接待你的人,修车厂会跟保险公司联系,让定损员来定损修车; 5、修好车后,提车时需要先把修车费用交给修理厂。修理厂会把打印的定损单、修理单明细和发票给你; 6、约定好时间,把前面说的行驶证、驾驶证和交强险保单复印件和修理厂给的定损单、修理单明细和发票给对方,对方把钱给你(钱不给你那些东西是不能给对方的); 7、如果修理费用超过 2000,还需要跟对方一起到定损中心去找交警换事故认定单;换好后,当场跟对方结账即可。
-
车祸对方全责对方不赔怎么办
车祸对方全责赔偿包括: 1、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3、受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
2020.05.23 145 -
出车祸对方全责怎么办
全责方应承担全部损失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对方不赔偿的可以起诉,侵权方和车辆的保险公司一起列为被告
2020.06.21 179 -
出车祸对方全责,赔偿事故
对方应赔偿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失,由其保险公司先行理赔,不足部分由车主赔偿。可以申请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进行赔偿。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021.04.07 178
-
车祸事故责任认定书对方全责该怎么办?
我是库帅召律师,按照你所说的情况,你可以依据事故认定书,描述事情的经过,之后写明因此事给你造成的损失,依法向对方主张权利。详情请电联或者面谈。
2022-10-20 15,340 -
对方全责事故认定书对方不肯去签怎么办
关于赔偿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要是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按照法律程序来处理。有保险的话,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付,交强险的最高赔付金额是12.2万,但不同伤
2022-10-28 15,340 -
事故认定书出来对方全责
既然事故认定书已经下来了,对方全责,则对方以及其保险公司应当依法进行赔偿的啊。交通事故的,涉及赔偿项目比较多,一般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费、营养费、交通费等,构成伤残的,还可以主张残疾赔偿金,
2022-02-05 15,340 -
车祸对方全责有事故对方不给车钱怎么办
关于车辆事故对方全责不给钱怎么办有如下回答你这样已经算是立案了,不需要你去销案,但是最后他理赔的时候需要提供你的交强险单号。有一点要注意,不要垫付维修费,要做的是向他索赔,而不是向保险公司索赔,他保险
2023-03-24 15,340
-
02:21
出车祸了对方全责怎么赔偿
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则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限额先行赔偿,不够部分由肇事者承担。可以要求的主要赔偿项目及标准有: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费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
1,238 2023.01.04 -
01:06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车损怎么办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车损的处理方式如下: 1、如果对方投了交强险的,由其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如果超过限额的,由责任人对超出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
1,952 2022.10.08 -
01:05
车祸对方全责怎么处理
发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会出具一份责任认定书。如果认定书上写明一方承担全部责任,一方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赔偿。一般车主都有买保险,可以持交警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如果交通事故出现人员死亡,不仅要承担赔偿责
1,7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