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品牌被别人拿去卖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侵权怎么办?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综上,权利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主张权利,计算赔偿额时可以通过工商或质监部门查账获得,若仍无所获,可以计算自己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别人把自己手机拿去卖了的处理办法。如下:1、别人把自己手机拿去卖了,别人属于无权处分的行为,若购买者不属于善意第三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认定该合同无效;2、别人将自己的手机卖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若卖手机者属于盗窃行为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还可以要求其退赃。
车辆不经同意被卖掉的风险应该不大。因为车辆买卖时,需要车主本人持身份证、车辆行驶证到车管所,一般还要求车辆到场,才能签字办理过户。但是,如果真的只是办理车辆抵押贷款,完全没有必要将行驶证好车都交给对方。
-
我的车被别人卖了怎么办
涉嫌盗窃或者侵占犯罪。买卖汽车需要进行车辆过户,如果没有过户,车主有权要求返还车辆,如果无法找到车辆,可以要求私自买车的人承担赔偿责任,协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
2020.10.09 831 -
我的银行卡被别人拿去洗钱我该怎么处理
对于银行卡被别人拿去洗钱的情形,其当事人可以直接注销该银行卡或者是直接报警,交给警方处理,给予洗钱者洗钱罪,且给予相应的刑事处罚。
2020.08.09 1,300
-
我的品牌被别人拿去卖侵权产品怎么办?
被侵权怎么办?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
2022-04-09 15,340 -
我的品牌被别人拿去卖侵权产品怎么办
被侵权怎么办?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
2022-03-24 15,340 -
别人拿自己的品牌卖侵权产品,我该怎么办
被侵权怎么办?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
2022-04-01 15,340 -
我的品牌被人卖出去侵权怎么办?
被侵权怎么办?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
2022-04-16 15,340
-
00:55
别人拿我身份证有用吗
别人拿了身份证有可能会拿去做坏事。最常见的,用身份证的名义去办理各种卡,如会员卡,各种手机卡。风险高的,办理各种银行卡。风险再高的,办理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还有其他未知风险。以上皆有债务风险,甚至涉嫌刑事风险。因此建议在身份证遗失后及时
12,683 2022.04.18 -
01:11
别人告我专利侵权怎么办
别人控告专利侵权处理办法如下:立即聘请专利律师或专利代理人阅读原告的专利文件,了解案情;配合专利代理人收集资料,准备文件,在15日答辩期内向专利局提交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书;一方面提供专利无效证据,请求法院依法中止诉讼;另一方面,对原申诉中的请
1,129 2022.04.18 -
01:08
银行卡别人拿去洗钱是什么罪
银行卡别人拿去洗钱是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其掩饰、隐瞒来源和性质,应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
5,49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