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提出离职是否可以直接走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应当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的。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需要有相关的证据证明,如有威胁内容的短信、电话录音、人证等。构成“胁迫”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行为人自己实施一定的不法行为,直接给对方造成为难; 2、对方基于为难而做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行为。
诈骗别人的财产,达到诈骗标准的,还钱以后会不会没事要看对方有没有报警或者向法院起诉,如果没有还钱后私下协商好就是没事的。但是对方已经报警或者向法院起诉的,还钱只是减轻处罚的情形,还是会被处罚。
-
诱发并且不认为是防卫过当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020.09.04 128 -
重婚罪并且有小孩了怎么判
首先,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次,对于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保护子女合法权益结合父母双方的实际抚养能力和条件等具体情况考虑判决孩子的抚养权。若孩子处在哺乳期,一般由母亲抚养,但女方在监狱执行刑罚的,
2021.02.09 123 -
微信被骗并且被抓住报警了
当事人在微信上被骗一个月后再向公安机关报警的情况下,警方是依然应当对其进行立案处理的,但相关的部分证据可能遗失,破案的难度可能会增加。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2020.05.14 125
-
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并且有心脏病, 并且有心脏病, 这种行为构成强奸罪
这种情形,要看造成心脏病的后果如何,如果经抢救回来,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可能认定为强奸罪的加重情节,可以判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在此基础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被害人只是犯心脏病,
2023-02-13 15,340 -
并且共同加害行为也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吗
1、共同加害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 2、共同加害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
2022-11-04 15,340 -
造成司法拘禁并且并且索要钱财如何定罪
冒充司法人员拘禁并且索要钱财涉嫌非法拘禁罪和敲诈勒索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
2022-06-22 15,340 -
成本暂估多了并且已结账怎么办
成本暂估多了并且已结账,可以在下月冲销。
2022-10-23 15,340
-
00:54
女方出轨了且不同意离婚怎么办女方出现了出轨行为,但是不同意离婚的话,男方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的规定。根据第一千零七十九条,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时候,会主要考查夫妻双方感情是否
806 2022.06.15 -
01:03
商标为什么驳回又成功了商标被驳回具体常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商标查询不利导致近似商标被驳回:由于商标申请人没有办法相详尽查询近似商标的所有内容,不免有遗漏的现象发生,不能被排除的近似商标在申请时会被商标局驳回;2、盲查期导致的近似商标被驳回:由于商标局不可
1,391 2022.04.17 -
01:00
无证且醉酒驾驶怎么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无证且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一般醉驾的量刑规则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可以在一个月至二个月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一个月刑期。以下情形属于量刑加重情节
2,0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