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丧葬费如何办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社会养老保险有有丧葬费 养老保险丧葬费受理范围和条件: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养老保险丧葬费提交资料: 1、《养老失业保险死亡待遇申请表》; 2、《参保人遗属申领待遇声明》; 3、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一份; 4、《殓葬证》、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因死亡注销户口证明、法院宣告死亡书原件和复印件等材料之一; 5、申请人与死者法定继承关系证明(结婚证、户口薄、公安机关出具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公证书材料之一),委托办理的需出具委托公证书; 6、殡葬部门的丧葬费收据; 7、申请人银行存折原件和复印件。 养老保险丧葬费办理程序: 申请人带齐所需资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经审核,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即来即办。打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委托银行支付养老待遇凭证》将第三联给申请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其妻子(或者丈夫)没有固定收入,符合列为供养遗属的条件,其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补助标准为460元。养老保险丧葬费受理范围和条件: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社会养老保险死后有丧葬费。丧葬费是受害人死亡后,赔偿义务人需要赔偿给死亡人亲属用以料理安葬死亡人后事的费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
养老保险丧葬费最新标准养老保险丧葬费怎么算?
养老保险丧葬费是上一年度六个月的养老金总和。各地略有不同,详细由当地社保局规定。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020.01.11 546 -
农村养老保险有丧葬费吗
农村养老保险也是有丧葬费的。对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而具体的丧葬费的领取条件和标准则按当地的规定来执行。
2020.01.05 671
-
社会养老保险有没有丧葬费养老保险丧葬费提交资料和条件
社会养老保险有有丧葬费 养老保险丧葬费受理范围和条件: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022-04-07 15,340 -
社会养老保险有没有丧葬费养老保险丧葬费提交资料和条件是怎样的?
社会养老保险有有丧葬费 养老保险丧葬费受理范围和条件: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022-04-06 15,340 -
成都养老保险丧葬费如何计算
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亲属要在15个工作日内向支付其基本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报告并审核死亡证明材料有效后,应
2022-04-05 15,340 -
社会养老保险有没有有丧葬费养老保险丧葬费提交资料和条件是怎样的
社会养老保险有有丧葬费 养老保险丧葬费受理范围和条件: 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参保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死亡的,其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并支付其遗属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2022-01-23 15,340
-
01:12
医疗事故丧葬费如何赔偿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当地的平均丧葬费用进行计算,具体则包括存尸费、尸体运转费、尸体整容费、火化费、寿衣费等费用,出于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的考虑,丧葬费用可以略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但是若因为患者家属大操
2,019 2022.04.17 -
01:02
退休人员丧葬费怎么办理流程
退休人员丧葬费的办理流流程如下:1、企业退休职工在家死亡的亲属带上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医保两证一卡,火化大厅开据的三张收据到死者单位调档;2、可以拿着死者的火化证、盖有印单的收据、个人档案、身份证等证件和材料,到社会保险公司专门的办理丧葬的
8,278 2022.05.11 -
01:11
新丧葬费标准
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5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