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工商局辞退了保险如何补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的,离职后需要将社保和公积金转移手续,找到工作后再办理转移即可。 社保的转移: 1、持职工本人身份证、社保卡、原单位离职证明先到原参保社保局要求出具《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参保凭证》。 2、再将上述凭证、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社保卡到目前参保的社保局,同时填写一份《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申请表》。 3、资料提交后,通常45天左右完成转移。 住房公积金的转移: 1、公积金转移前提是,职工新入职的单位须已经开通缴纳公积金的账号。 2、职工到新入职企业当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一张接收单。 3、带着这张接收单,回到原单位要求其开具一份住房公积金转移证明。 4、凭转移证明、接收单、职工本人身份证、原单位发的住房公积金卡到原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账户转移即可。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工被无过失性辞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工作年限计算: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月工资计算: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月工资而未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工作四年被辞退如何补偿
若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的规定,擅自解除劳动合同的,且劳动者本人没有意愿继续履行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可向相关部门申请仲裁。
2020.01.22 751 -
员工被辞退如何办理补偿
用人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1、辞退员工的经济补偿按照员工在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员工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2、如果员工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经济补偿; 3、如果员工在该用人单位工作不满六个月的,用人单位应
2020.12.28 114 -
工作一年被辞退如何补偿
如果是违法辞退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如果是合法辞退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被辞退的,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或者补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
2020.10.26 115
-
被辞退补交社保如何处理
回复如下:1、你辞掉工作后,你公司一般会立刻停了你的社保。2、社保扣当月的费用一般是当月10-20号之间,4月份的社保费按你提供的时间,应该是已经扣了。即你4月份的社保已经交纳完毕。公司要停也只能停你
2022-05-09 15,340 -
被工商局辞退了我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法进行,违法解除的,劳动者首先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应当给予赔偿。劳动者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人事
2022-10-17 15,340 -
没给上保险被辞退保险补偿如何计算
如果是城镇户口的,可以请求社保机构追缴;如果是农村户口,可以申请仲裁,请求赔偿。
2022-10-22 15,340 -
被企业辞退员工如何补交
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用人单位逾期未缴纳社会保险的处罚、拍卖
2022-10-29 15,340
-
01:03
工伤辞退如何补偿标准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期间被辞退的赔偿作出了规定。被违法辞退的,单位要付经济赔偿金,职工主动辞职的,经职工本人提议,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
1,004 2022.04.17 -
01:01
根据劳动法员工被辞退应如何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员工被辞退的补偿,具体如下: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
2,748 2022.04.17 -
01:13
用工单位辞退员工如何补偿用人单位辞退职工需要给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具体要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赔偿金一般是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二倍来计算。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
1,622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