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无效劳动合同后的劳动者损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效劳动合同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两种情况。部分无效的,有效部分还可以继续执行,全部无效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约束效力,用人单位应参考同工同酬原则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且过错方应赔偿造成的损失。依据《劳动法》第十八条无效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为: (1)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2)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如果订立劳动合同时,当事人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有意制造假象欺骗对方,致使另一方上当受骗,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同意订立的劳动合同,则属于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威胁手段,指当事人一方用可能实现的危害对方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相要挟,迫使对方违背意愿而与其订立劳动合同。无论是采取欺诈手段还是威胁手段,所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违背了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它的后果是侵犯了一方当事人的权益,因而这种劳动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不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经济补偿以及其他劳动者应享受的待遇,同时还要对其给予相应的制裁。
辞职后,员工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一般两年后该劳动合同就会被销毁。
-
无效的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处理无效劳动合同的方式: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来向其支付工资;但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020.04.04 106 -
无效劳动合同如何处理的
无效劳动合同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劳动合同无效的,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无效,如果被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前,劳动者提供了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2020.05.31 321 -
劳动合同无效,如何处理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无效,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
2020.04.12 175
-
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的损失怎么赔偿
如果单位以欺诈、排除劳动者权利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或者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胁迫
2022-03-16 15,340 -
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如何处理,劳动合同无效应如何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详细规定了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可以向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
2022-03-09 15,340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要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吗
《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违反法律、行政法
2023-06-13 15,340 -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如何支付劳动报酬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这一规定对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劳
2022-02-14 15,340
-
01:42
劳动合同无效的后果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是:1、劳动关系归于消灭。劳动合同的订立违背了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真实意思,或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样的劳动合同被认定为全部无效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自然归于消灭;2、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
791 2022.05.13 -
01:10
哪些劳动合同无效
我国劳动法中有许多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其中,无效的劳动合同主要有: 1、劳动合同条款应当在双方处于自愿、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下签订,因此,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得对方在违背个人真实意思表示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
2,251 2022.04.17 -
00:51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具体如下: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31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