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劳动诉讼应采取什么途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要如何进行集体劳动诉讼有什么规定这个问题,我搜集了一些资料,愿采纳一、劳动纠纷案件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在仲裁不服的情况下才能向法院起诉二、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三、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那么可以收集报警记录、派出所的一个询问笔录、证人证言等等; 2、对于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可以收集报警的回执、派出所的询问笔录、证人证言等等;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可收集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决定书、法院判决书、证人证言等等;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这种情况下可以收集在外居住的租房合同、支付的房租、交纳的水电费的票据等等; 5、就是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6、分割的共同财产,可提供房产证、车辆的行驶证、银行的存款单、银行的账号等; 7、对于争取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提供固定收入的单位工资证明等。
-
欠债人不还会采取什么途径
欠债不还,会采取的途径解决有,催告欠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还款;请求第三方调解;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准备起诉状和相应的证据。
2020.06.16 90 -
欠债不还采取什么途径解决
欠债不还采取解决的途径有: 1.首先进行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3.调解失败的,可以向有关机构提起仲裁; 4.仲裁不成的,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5.申请支付令。
2020.05.25 135 -
集体企业改制的途径是什么
集体企业改制的途径有: 1、对于大型集体企业,可根据国有资产多,企业资产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通过资产核资、资产评估,明确产权。把国有股资产部分或全部转化为国有股份,企业集体资产部分或全部转化为职工集体股,组成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把其
2020.08.25 166
-
江西省非法集资举报应该采取什么途径
江西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961555”江西省非法集资举报电话受理电话举报。各级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门、行业主监管部门公开举报地址、电子邮件等举报途径,方
2022-07-01 15,340 -
离婚证据采集的途径具体是什么呢?
1.婚姻一方在外遇行为突然曝光事发初期,碍于情面、情急之下或表示悔改所写的“忏悔书”、“认错书”、“保证书”、“协议书”等形式的文字材料;2.婚姻一方有嫖娼宿妓、流虻淫乱、开房约会、非法同居等行为,警
2022-08-18 15,340 -
离婚证据的采集途径有什么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案件更是无论对法官还是律师来说都是一大挑战。这个时候证据就显得特别重要。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如下:第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相关证言等。第二,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报
2022-09-07 15,340 -
离婚案件前诉讼记录的采集途径有哪些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离婚案件更是对法官和律师的一大挑战,此时证据尤为重要。作为原告,如果想证明夫妻关系破裂,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证据:一是重婚或配偶与他人同居;然后可以收集报警记录、派出所询问
2021-11-12 15,340
-
01:08
法律救济途径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4,295 2022.04.17 -
00:56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集体合同是企业与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为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首先,在合
2,989 2022.04.17 -
01:12
诉讼主体是什么意思诉讼主体简单来说是有权提起诉讼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诉讼理论中,通常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进行使包括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诉讼行为这些权利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在诉讼中行使审判职能的人民法院,和为维护自身权益参加诉讼,与诉讼结果存在直接利害关系
3,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