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职工对单位终止与解散有哪些处理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工伤后单位即将解散如何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2、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3、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4、工伤争议处理: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工伤争议,应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来处理,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协商不成的,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起诉等。
企业在因为破产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应当支付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等费用。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等等。
-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有处罚权吗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没有处罚权,行政处罚应由政府部门使用。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偷工减料、未按约定施工、未按期完工的情况,监理单位应当运用监理措施或者按照合同约定通过违约索赔的方式和途径解决。
2021.02.20 577
-
单位终止与员工解散的赔偿标准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2022-04-03 15,340 -
职工工伤单位解散怎么办?职工工伤单位解散工伤保险待遇有哪些规定
职工工伤单位解散怎么办?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2022-03-06 15,340 -
单位解散,职工的工伤怎么处理
职工工伤后单位即将解散如何处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破产的,在破产清算时依法拨付应当由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费用。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
2022-04-08 15,340 -
施工单位对违法工程有何处理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文件和资料;(二)进入被检查单位施工现场
2022-03-30 15,340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
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54 2022.04.15 -
01:07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有哪些
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的区别: 1、两者适用的条件不相同。 前者既可以适用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也适用于没有违反合同;而后者通常只适用于一方当事人拒绝或者不履行合同。 2、两者所适用的范围不相同。 前者主要适用于继续性的合同,一般主要是针对债务无
4,357 2022.04.15 -
01:05
员工离职是合同解除还是终止
员工离职可能是合同解除的情形,也可能是合同终止的情形,具体来说需要根据员工离职的原因来作出判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合同的终止是一个上位概念,包括了合同的解除。另外,合同的终止还包括了合同的履行期已经届满,双方的劳动债务已经履行完毕等其他情形
2,77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