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婚姻期间家庭暴力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若确定一方有暴力,另一方获得孩子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暴力对孩子的成长会不好。 2,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 2岁以下的小孩一般判给母亲抚养,除非女方有不适合抚养的情况,10以上的孩子,要听取孩子的意见.若有两个小孩,原则上是一人抚养一个小孩的 没有扶养孩子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是一方收入的20-30%。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抚养费的具体数额还要根据孩子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确定。 若有支付抚养费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以孩子作为原告,抚养孩子一方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要求应支付一方按离婚协议或判决支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由于夫妻中的一方遭受另一方的家庭冷暴力,从而导致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的,那么夫妻双方可以先选择协议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在孩子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等方面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那么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孩子抚养权、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等作出判决。
怀孕家暴离婚赔偿是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个方面。这里物质损害主要包括由于身体、精神受到伤害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等。精神损害赔偿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
-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办?
如果有证据证明有家庭暴力的情形,可以与对方协商进行离婚,或者向有关组织要求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1.03.14 247 -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办?
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多采用诉讼离婚的方式,这是家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程序为: 1、起草暴力离婚起诉状; 2、准备诉讼暴力离婚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等待法院将决定是否受理该暴力离婚诉讼;
2021.03.28 149 -
家庭暴力怎么办离婚?
家庭暴力可以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的手续是双方协商一致,签订离婚协议书后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过离婚冷静期后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诉讼离婚的手续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后,能确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调解无效
2021.04.28 158
-
家庭暴力婚姻怎么办?
有家庭暴力怎么办?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一定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受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逆来顺受、委屈求全。此外,要选择正确的维权手段,切忌“以暴制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
2022-07-25 15,340 -
家庭暴力,婚姻怎么办?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一定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受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逆来顺受、委屈求全。此外,要选择正确的维权手段,切忌“以暴制暴
2022-08-16 15,340 -
离婚期间,家庭暴力了怎么办
离婚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当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可以协议离婚,协议内容主要是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孩子抚养权的分配以及一些约定内容,然后就带上协议书、身份证明、结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即可,
2022-04-06 15,340 -
婚姻家庭暴力离婚应该怎么办
家庭暴力起诉离婚流程: 第一,原告写离婚起诉状。 第二,准备诉讼需要的证据。证据主要是指,家庭暴力证据、结婚证、身份证、孩子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和复印件,相关财产方面的证据,包括房产证等的原件和复印件。
2021-09-28 15,340
-
01:49
婚姻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婚姻家庭暴力可以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具体分析如下: 1、采取协议离婚的方式,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2、无法协议离婚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现实中,家暴方往往不同意离
512 2023.01.04 -
00:56
家庭暴力怎么离婚
被家暴了可以和对方协议离婚,对方不同意的可以起诉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确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
1,196 2022.04.17 -
01:16
家庭暴力离婚怎么离
家庭暴力离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议离婚,另一种是诉讼离婚。具体分析如下: 1、一方想要离婚的可以与对方协商,另外一方也同意的,那么双方可以协议离婚。当事人协议离婚时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得委托他人代理;
955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