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孩子抚养权怎么算子女抚养费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父母离婚抚养费的的支付,可由父母商议。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的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一般不超过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的计算: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按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确定。对于抚养费的数额,双方要本着最大程度有利于子女原进行协商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可自愿负担较多费用。
-
父母离婚孩子抚养费如何计算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对于父母离婚子女抚养费的确定,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2020.06.17 129 -
父母离婚孩子的抚养费如何算
父母离婚孩子抚养费承担的方式:一般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按照双方的约定或法院裁判的数额、期限、币种等要求,承担支付抚养费的责任。且前述的抚养费一般标准为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抚养两个子女的,可以提高到百分之五十。
2021.03.28 110 -
父母离婚,子女抚养费如何计算
我国的民法典对离婚后的抚养费等问题作出了规定。通常情况下,一方抚养子女,那另一方要负担一部分或全部的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给付抚养费通常属于法定义务,不能违反。如果是诉讼离婚,一方不给抚养费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是协议离婚,
2022.04.13 543
-
父母离婚后孩子判给谁抚养权,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
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如果是两个子女,一般父母各抚养一个.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
2022-02-17 15,340 -
如果离婚孩子抚养权和父母离婚抚养费怎么算
孩子的可通过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或任何一方都不愿协商,则可以向起诉,由法院综合考虑孩子现实的生活或学习环境(一旦改变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明显不利)、双方的经济能力如何、是否方便实际照顾孩子、自己的父母
2022-09-07 15,340 -
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怎么算?
离婚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常见,有孩子的家庭,离婚对于小孩的伤害是最大。夫妻离婚后最大的问题也是关于小孩的抚养费了,以及抚养费的给付标准,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下面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
2021-04-10 15,340 -
父母离婚后孩子抚养费怎么算?
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判断。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支付。承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
2021-11-19 15,340
-
01:14
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算抚养费怎么算具体的抚养费金额需要根据父母的负担能力、子女的实际需要等因素来确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2、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
1,293 2021.04.25 -
00:52
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判离婚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是看男女双方谁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谁更适宜抚养孩子。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那么可以在抚养权争取上获得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
728 2022.07.12 -
01:49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在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1、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孩子的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2、如果没有办法进行协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决。法院判决抚养权需要综合考量双方的工作和工资收入状况、文化水平、照顾陪伴孩子的时间、判
505 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