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军人叛逃罪既遂时如何追究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国(边)境值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外逃的;组织他人外逃的;携带武器外逃的;行凶殴打或以暴力威胁国(边)境执勤人员外逃的等。战争正在进行期间越境外逃;乘执行战斗任务之机外逃等。 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是指胁迫他人叛逃的;策动多人或者策动军队中、高级指挥人员和其他负有重要职责(如机要人员)的人员叛逃的;携带重要或者大量军事秘密叛逃的;叛逃后为敌人效劳,进行严重危害国防安全活动的,等等。构成本罪的行为人逃往的国家或者地区应属于非敌对性质的,如果逃往敌对国家或地区的,应当依照本法第l09条的投敌叛变罪论处;如果是擅离部队或者逾假不归,情节严重的,可按擅离军事职守罪、逃离部队罪等论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叛逃罪追究责任:情节一般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拘役最长为六个月,管制最长为两年,剥夺政治权利最长为五年;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叛逃罪既遂刑事责任的追究: 1、犯叛逃罪既遂的,一般会追究其应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标准的,会追究其应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
构成投敌叛变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投敌叛变罪既遂会这样追究责任:行为人实施投敌叛变行为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此外,投敌叛变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
2020.10.25 157 -
构成逃税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逃税罪既遂的责任追究: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既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既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2.05 109 -
构成背叛国家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背叛国家罪既遂的责任追究: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2022.12.02 172
-
构成军人叛逃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严重通常是指,国(边)境值勤人
2022-03-16 15,340 -
构成背叛国家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背叛国家罪既遂的责任追究: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
2023-02-09 15,340 -
构成投敌叛变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犯投敌叛变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或者率领武装部队、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本法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
2022-03-16 15,340 -
构成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战时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2-11-04 15,340
-
01:25
什么是军人叛逃罪军人叛逃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作为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构成本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军人必须有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因为军人的
1,644 2022.04.12 -
01:27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如何承担和追究,一般按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
1,431 2022.04.17 -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6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