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银行欺诈是指什么

银行欺诈是指什么

2023-04-01 05:1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重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4-01回复

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等)欺诈主要有如下形式: 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银行网站或假购物网站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诈骗 ·利用短信群发器向不特定的社会群体发送虚假信息 ·直接在ATM机上安装微型摄像装置,或利用高倍望远镜在距ATM机不远处窥视 ·通过虚假电话银行,诱使客户输入个人信息,窃取客户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文翔律师

北京京师(海口)律师事务所

合同欺诈是指其中一方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使对方违背真实意识签订合同的行为。合同欺诈行为,主要分为两种:1、消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患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比如故意隐瞒己方提供的合同标的物的固有缺陷和瑕疵等;2、一种是积极的合同欺诈行为,即故意陈述虚假事实的行为。

李鹏律师

天津君申律师事务所

欺诈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公私财产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普法更多>>
  • 欺诈罪是指什么
    欺诈罪是指什么

    欺诈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也就是说,欺诈罪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并实施虚构事实来隐瞒真相,使受害者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处分财产。因此,确定贷款行为是否欺诈并不取决于最终是否可以

    2022.04.17 3,537
  • 欺诈性离婚是指什么行为
    欺诈性离婚是指什么行为

    欺诈性离婚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承诺离婚后再婚,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当事人协议离婚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协议离婚必须是夫妻双方完全自愿的;当事人已在离婚协议中妥善处理子女和财产;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

    2022.04.14 483
  • 合同欺诈罪是指什么行为
    合同欺诈罪是指什么行为

    合同欺诈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的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

    2022.04.17 201
专业问答更多>>
  • 欺诈行为指的是什么

    以下是对于欺诈行为的解释,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2022-06-18 15,340
  • 什么叫银行欺诈

    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等)欺诈主要有如下形式: 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

    2022-04-28 15,340
  • 银行欺诈是什么意思?

    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等)欺诈主要有如下形式: 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

    2022-04-17 15,340
  • 银行欺诈意思是什么

    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等)欺诈主要有如下形式: 骗取持卡人密码和账号。 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骗取持卡人的账号和密码,造成持卡人、发卡人的资金损失。主要手段有: ·开设假

    2022-04-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欺诈罪 01:20
    什么是欺诈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197 2022.04.15
  • 什么是指诈骗罪 00:54
    什么是指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依《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1,610 2022.04.15
  • 什么是诈骗行为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3,518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