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局签有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只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即可生效,不用劳动局盖章也生效。下面,关于劳动合同成立生效的要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 劳动合同的成立需要以下条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依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明确无误地表达其真实意思。 劳动合同生效应符合下列条件: 第一,当事人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法律认可的资格和能力。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的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注册登记经审核设立,才能取得合法的用工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合同当事人另一方即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须符合劳动法律对劳动者特殊条件的规定。如果当事人不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那么劳动合同不能生效。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诚实信用”,这就要求当事人双方都必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不能欺骗对方或者采取办法使对方不能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劳动合同不能生效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第三,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尽管劳动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双方都明确无误地认可,但是,如果这些内容是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有些内容违背了社会公共道德或利益,那么,劳动合同也不能生效。 第四,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盖章。未签字或者非本人签字、没有本单位公章的劳动合同也属于不能生效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局盖章并非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
没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有效吗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020.03.13 471 -
没签劳动合同去劳动局告有用吗
有用。 一、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没签劳动合同的,应当从第二个月其赔偿给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赔偿至劳动者在单位工作满一年时为止,即最多赔偿给劳动者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二、如果违反本法规定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
2022.12.06 327 -
没有劳动局盖章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有劳动局的盖章,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后,依法共同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劳动合同就会生效。之后生效的合同由双方各保留一份,劳动局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不用签字和盖章。
2022.08.11 224
-
没签劳动合同找劳动局有用吗
有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
2022-02-02 15,340 -
劳动局投诉没有签劳动合同有用吗?
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它的主要职责就是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具体承办局各执法单位提请需要实施
2022-08-06 15,340 -
劳动合同没有签字去劳动局有用吗
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反映到仲裁委员会处理,申请双倍工资赔偿,公司不执行裁决,那么上诉法院解决。
2022-10-10 15,340 -
没有劳动局盖章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劳动局盖章不是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2021-11-11 15,340
-
00:52
没有签劳动合同主动辞职有赔偿吗
劳动合同没签辞职是有赔偿的。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和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的,那么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如果单位由于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
6,231 2022.04.17 -
01:09
劳动合同要去劳动局备案吗
劳动合同到劳动局备案,不是劳动合同的生效要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于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协商一致之后,以真实的意思表示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同时,合同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这份个人的劳动合同就此生效。所以,我国并未强制要求劳动合同需要
1,520 2022.05.18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6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