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另一方能否享受公房的承租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夫妻离婚对于房产的分割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的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况下的房产,双方均是可以主张承租权的:(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3)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4)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5)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6)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7)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8)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9)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问题的处理: (1)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离婚后原则上应自行解决住房问题; (2)离婚后确实无房居住,自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可以调解或判决无承租权一方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年。暂住期间,暂住方应交纳与房屋租金等额的使用费及其他必要费用; (3)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承租公房一方有负担能力,应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
夫妻一方重婚另一方能否享受赔偿
夫妻一方重婚另一方一般能取得赔偿的。但双方未离婚或离婚不是因为重婚、双方对离婚均有过错、受害一方在离婚协议中国明确表示放弃赔偿请求权等情形除外。
2021.01.11 136 -
离婚时哪方可以享有公房承租权
对于夫妻离婚对于房产的分割问题,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的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情况下的房产,双方均是可以主张承租权的: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2、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
2021.03.27 93 -
同居一方去世另一方可否享有继承权
一般情况下,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同居的,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不能继承,只有法定配偶才能互相继承对方的遗产。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男女双方在1994年2月1日之前就已经开始同居的,由于法律承认他们的事实婚姻关系,因此,生存的一方可以作为死
2021.02.21 123
-
一方婚前承租的离婚时另一方是否享有租
一方婚前承租的公租房,属于一方承租,离婚时另一方无权主张租赁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
2022-10-20 15,340 -
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可否暂时居住?
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其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不超过两年。暂住期间,暂住方应交纳与房屋租金等额的使用费及其必要的费用。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
2023-06-13 15,340 -
婚前承租公租房,离婚时另一方是否有权要求分割
1、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租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分割公租房权益。注意,这里一方取得的时间是在婚前,如果一方是在婚后取得的,不论时间长短,另一方均有权要求分割公租房权益。 2、
2022-05-08 15,340 -
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可否暂时居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其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一般不
2023-06-13 15,340
-
01:15
离婚时另一方有债务怎么办在离婚时如果对方有债务的,应当对债务的性质进行区分。 首先,要确定该笔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债务形成是否有夫妻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或者债务用途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等情形。被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共同清偿。先以共同财产
1,302 2022.05.11 -
00:56
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夫妻一方有债务,另一方是否要承担,要看是什么情形下产生的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那么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债务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债
1,450 2022.05.11 -
00:53
离婚房子怎么过户给另一方离婚后房子如何过户,应当根据离婚方式进行确定。夫妻双方选择协议离婚的,应当共同去不动产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离婚协议书、离婚证,以及不动产权属证明等相应的证明材料,不动产登记机关审查后,发现情况属实的
3,40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