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所得税的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的标准: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等。
-
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怎样计算的
个人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的算法: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而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
2020.05.26 247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0.09.22 1,493 -
缴纳个人所得税标准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20.10.08 851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2023-01-15 15,340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是怎样的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
2021-12-17 15,340 -
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标准是怎么样的?
个人所得税标准如下所示: 1、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每次
2023-05-10 15,340 -
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是怎样
(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2023-07-15 15,340
-
00:57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什么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标准是用每个月的收入额减除1600元的费用后的余额,这个标准是根据每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来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税务机关和自然人之间的平衡关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分为两种,分别为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使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以
1,897 2022.05.21 -
01:13
个人所得税交纳的税率是怎么规定的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的以下九项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
3,140 2021.04.22 -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1,9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