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的犯罪标准是什么?具体怎样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视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1、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的;2、有配偶的人虽未与他人举行结婚仪式,但以夫妻相称或者对外以夫妻自居的。以夫妻相称,除当事人间承认、日常生活间的称呼外,当事人同居生活,女方生病时男方以丈夫的名义签名、陪侍,女方生育孩子男方以父亲的名义在医院签字,当事人以父母的名义为子女庆祝满月等,也可以作为认定以夫妻相称的辅助证据。认定重婚,通常还需要取得周围群众、当事人亲戚朋友的证言,以证明周围群众认为当事人是夫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刑事法律,《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犯罪是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刑事法律,按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什么
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反了刑事法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具体行如下: 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
2022.07.06 686 -
重婚罪具体构成标准是怎样的
重婚罪认定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
2020.02.14 109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重婚罪。 所以重婚罪的前提是结婚,关键在于“重复的婚姻”,比如领取了两张结婚证,跟两个女性都保持婚姻关系,要么就是只有一段登记婚姻,另外一名女性是以夫妻的名义共同生活
2020.03.01 120
-
重婚罪的具体认定标准是什么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和明知他人有配偶还与之结婚的; 2、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与之结婚或者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3、本罪的犯罪
2022-06-18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具体是什么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是: 一、重婚罪含义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二、重婚罪认定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
2022-06-12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具体是什么?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是: 一、重婚罪含义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二、重婚罪认定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
2022-05-15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重婚罪的量刑标准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
2022-02-08 15,340
-
00:59
重婚罪的定罪标准是怎样的重婚罪,指的是有配偶的情况下仍重婚的,或明知对方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行为。 构成重婚罪的条件有: 1、该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行为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即可构成重婚罪; 2、该罪
1,424 2022.04.15 -
00:56
犯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以诈骗金额分为三个标准。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1,690 2022.04.15 -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9,3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