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社会保险有哪些制定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退休;患病、负伤;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失业;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按照这一规定,用人单位未缴、少缴社会保险费的责任是非常大的,除了要补缴未缴、少缴的社保费以外,罚款数额也非常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保护有下列措施:1.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2.设置劳动保护国家监察员,负责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执行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作业规程的情况。3.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为制定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卫生技术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拟定相应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研制监测仪器设备。
劳动保护措施有这些: 1、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2、加强个人防护;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4、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 5、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
劳动保护有哪些措施
1、安全技术其中包括: (1)机械、机床、提升设备、机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及电气设备等转动部分的防护装置;在吊台、廊道上安设的防护装置及各种快速自动开关等。 (2)电刨、电锯、砂轮、剪床、冲床及锻压机器上的防护装置;有碎片、屑末、液体飞出及
2020.07.13 528 -
有哪些劳动保护措施
劳动保护措施主要包括: 1、改善劳动者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2、加强个人防护; 3、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4、制定和完善劳动保护法规和规章制度; 5、加强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2020.07.21 243 -
劳动法对于社保缴纳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0.12.26 978
-
劳动法对社会保险的限制规定有哪些
1.《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
2022-04-25 15,340 -
政府、社会和社会对于保险方面的保障措施及其有效措施的包括哪些?
1、大力宣传、普及保险知识。保险为人们的生活、企业的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应大力宣传、普及保险知识,不断增强大众的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
2022-02-15 15,340 -
关于劳动法对社会保险行为有哪些规定
《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
2022-04-23 15,340 -
劳动法对社会保险有哪些规定?
1.《劳动法》七十二条,基金来源,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劳动法》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
2022-04-23 15,340
-
01:11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行政强制措施有: 1、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通常法律应该在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下予以行政主体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权: 一是在醉酒、精神病发作等情况下,不管制不能避免对其本人的危险或这对他人的安全构成伤害威胁; 二是意欲自杀,没有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
46,690 2022.04.15 -
01:19
反担保措施有哪些反担保是第三人为借钱人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时,为了保证将来承担保证责任后对借钱人偿清权的实现,而要求借钱人提供的担保。 主借钱人可以向第三人提供如下类型的反担保措施: 1、借钱人个人不动产所有权的抵押,不动产抵押,一般针对的是以不动产为抵押标的
1,314 2022.04.17 -
01:32
公安机关强制措施有哪些公安机关可执行的强制措施有以下几种: 1、拘传。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并接受以上部门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取保候审,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
3,7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