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拒绝劳动部门做劳动能力鉴定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根据伤残等级计算赔偿数额要求单位支付相关费用,如果单位拒绝或发生争议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依据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二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职工可以要求支付医疗费、伙食补助费、食宿费、交通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工伤复发的费用、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能力鉴定发生在工伤认定之后,可以由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或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否则将无法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
-
劳动能力鉴定去哪个部门
劳动能力鉴定发生在工伤认定之后,可以由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或近亲属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否则将无法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比如:工伤认定书、医
2021.11.17 1,267 -
劳动能力鉴定由哪个部门制定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来制定的。如果单位或者工伤职工一方要申请鉴定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由该鉴定委员会根据上述标准来作出鉴
2020.12.23 393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去哪个部门
在我国关于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是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2020.06.16 193
-
单位拒绝做工伤鉴定可以拒绝劳动部门做劳动能力鉴定或拒赔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
2022-04-22 15,340 -
公司拒绝做工伤鉴定是否可以拒绝劳动部门做劳动能力鉴定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
2022-04-14 15,340 -
单位可否拒绝劳动部门做劳动能力鉴定或拒赔?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
2022-04-14 15,340 -
单位拒绝做工伤鉴定单位是否可以拒绝劳动部门做劳动能力
经劳动部门确认构成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
2022-04-15 15,340
-
00:59
劳动仲裁找哪个部门?劳动仲裁找劳动仲裁委员会协助解决。劳动仲裁会是劳动争议的法定前置程序受理和处理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
3,535 2022.05.11 -
01:01
劳动仲裁可以撤诉吗劳动仲裁可以撤诉。如果当事人自行和解,并且已经达成了和解协议,那么劳动仲裁可以撤诉。当事人撤诉后,可以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人民法院应该受理该案件。如果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的,那么另一方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从
2,877 2022.05.11 -
00:48
劳动合同丢失可以补吗劳动合同丢失可以补。一般一式三份,由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和劳动部门各保存一份。如果劳动者保存的一份丢失,可以到用人单位复印保存的一份,加盖印章,标注复印来源即可。举证劳动者和单位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以下的证据材料: 1、劳动者工作内
2,34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