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没有公积金可以转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怎么看自己的公积金转移成功没有办理转移时,有公积金转移回单,一式六联,转出银行、转入银行、转出单位、转入单位、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每人一联,直接到转入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查询,凭本人身份证,也可以打公积金自动查询电话根据提示自动查询余额。二、公积金转移的相关法规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离职应由原单位办理封存,待到新的单位工作以后,转移到新单位继续缴存,但不可销户提取。符合提取条件的才可申请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明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5条第2款规定:“单位与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转移或者封存手续。”职工因工作变动调出单位或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单位应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单位需填写《住房公积金变更清册》和《住房公积金转移凭证》,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批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的转出或者封存手续。职工离开工作单位,只是中断工资关系仍保留劳动关系的,其在中断期间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随之中断,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不变,结余的住房公积金本息仍保留在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单位应为职工办理封存手续。职工住房公积金封存仅适用于中断工资关系仍保留劳动关系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职工住房公积金封存期间,凡符合提取规定的,由单位代为办理支取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公积金卡可以取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的提取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购买、建造、翻建、大修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出境定居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
没有用公积金贷款可以用公积金还款吗
不用公积金贷款可以用公积金还款。纯商业贷款买房,可以提取公积金来还房贷,提取需要准备一下材料: (1)购房合同或购房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 (2)购房发票的原件及复印件; (3)提取职工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提取职工本人的银行储蓄
2020.01.03 566 -
没有公积金买房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吗
没有买房是可以提取公积金的。公积金除了可以在买房贷款时使用,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使用,如:退休或离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境定居的、家庭困难等。
2020.01.15 217
-
公积金贷款没有公积金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一般是不可以的。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后,即使个人账户仍有余额也不能办理公积金提取。如果公积金在还完贷款后仍有余额可以申请增加每月还款额度。如果想提取公积金,只有在还清公积金贷款后,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提取
2022-07-10 15,340 -
公积金可以转城市公积金吗
可以,只要现当地公积金办理处接收原缴纳的公积金的话,公积金可以办理转移到别的城市。住房公积金转移城市办理: (一)缴存人转入单位为缴存人办理缴存登记,转入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缴存人设立个人住房公积金
2022-07-10 15,340 -
没有离职公积金转移单,可以给公积金转移吗
一、离职后公积金转移单没有怎么办找原单位补手续或者出证明,这应该属于人事或则劳资部门管理。二、公积金如何转移办理要件: 1、住房公积金转移申请书; 2、管理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办理流程: 1、同城
2022-04-03 15,340 -
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转为公积金贷款吗,转公积金贷款
可以转为公积金贷款。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支持,例如,上海,广州,天津,成都不可以办理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南京,武汉,深圳可以办理。根据我国公积金相关政策规定,市民想要办理商转公贷款,应具备以下6个条
2022-04-14 15,340
-
01:00
公积金需要转移吗
公积金需要转移。住房公积金是可以异地转移的。单位调整或职工工作发生变动,单位应为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转移手续。转移包括同城转移和异地转移。职工由于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其他原因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要办理住房公积金转移手续。具体流程是:职工在
12,433 2022.05.11 -
01:05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吗
住房公积金可以退。但是退住房公积金一般是指,把公积金领出来。如果想要提取公积金的话,必须要满足一些条件。只要满足条件,那么通常是可以退回住房公积金的。离休退休公积金提取流程是:1、离、退休证或劳动部门相关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2、公积金提取职
5,876 2022.05.11 -
01:01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名下有房是否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要看是否满足提取公积金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领取要满足这些条件: 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 3、非本市籍职工调离本市时; 4、职工偿还房贷时
8,33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