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离职金额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公司批准你的离职申请,但并不等于接受你提前一周才申请的做法。所以公司扣你工资(应支付你已工作期间的工资),并无不当。 你连与公司签订的是哪种类型的劳动合同都搞不清楚,对问题的解决就有相当难度。试用期最长为六个月,一年期限的试用期显然违法。 其次,如果公司在你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没有按规定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费,你完全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还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合同属于从合同、要式合同、实践合同,同时,定金合同具有定金法则的效力。定金的数额必须在合同标的额的20%以内约定,超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
签证的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多少
签证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20%。固定造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固定造价合同基本上不能调整。如果未规定当实际费用超过合同中固定造价的百分多少时,合同价可调整。建议与发包方协商解决,例如,实际费用超标是否由发包方造成的。如果发包
2022.11.07 1,651 -
签证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多少
签证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20%。固定造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固定造价合同基本上不能调整。如果未规定当实际费用超过合同中固定造价的百分多少时,合同价可调整。建议与发包方协商解决,例如,实际费用超标是否由发包方造成的。如果发包
2020.04.16 682 -
签证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多少
签证金额不能超过合同金额的20%。固定造价合同分为固定单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固定造价合同基本上不能调整。如果未规定当实际费用超过合同中固定造价的百分多少时,合同价可调整。建议与发包方协商解决,例如,实际费用超标是否由发包方造成的。如果发包
2021.12.11 5,670
-
申请离职时间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2022-04-14 15,340 -
所以,申请离职时间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2022-04-11 15,340 -
定金不能超过总金额的多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合同属于从合同、要式合同、实践合同,同时,定金合同具有定金法则的效力。定金的数额必须在合同标的额的20%以内约定,超过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
2021-12-23 15,340 -
罚款不能超过多少?工资不能超过多少?
用人单位无权对劳动者进行罚款,无论金额多少。 只有劳动者因为重大过失或主观故意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部分或全部损失。每月扣除的工资数额不得超过劳动者本人工资的2
2022-08-15 15,340
-
01:08
诈骗金额超过多少才能立案根据法律条例的相关规定,一般诈骗的金额达到2千元至5千元的金额范围,就可以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但是因为各个省或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因此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诈骗的金额较小,没有达到2千元的话,是无法构成诈骗罪的,但它是属于违反社会治
841 2021.04.25 -
01:17
传销超过多少金额会坐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传销手段涉及的收入超过5万元及以上都需要判刑的,如果传销构成了犯罪实施的,根据刑法修正相关规定,组织或者领导实施传销行为的组织,情节属于严重的,人民法院一般处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予以罚金处罚;情节属于
1,799 2021.03.24 -
00:58
离职多久才能申请失业补助金离职申请失业补助金的时间,法律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以上即可领取失业金。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
13,05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