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异地起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规定民事诉讼需原告当事人到被告户籍所在地区法院,或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提出诉讼。如果是牵扯到经济合同纠纷的案件,原告可以到合同履行地区法院提出诉讼。当事人可以凭身份证和借条,到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被告主张债权。需要提供被告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在异地一般不可以起诉,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如果属于以下情形的民事诉讼,可以由原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3、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
离婚起诉能在异地起诉吗
起诉离婚不是一定不能在异地起诉的。例如。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或一方只要在异地居住满一年的,就可以在异地起诉离婚。
2020.06.22 174 -
在异地能起诉离婚吗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因为无法调解的矛盾,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自愿结束婚姻关系。在异地能起诉离婚。在异地只能以诉讼的方式办理离婚。起诉离婚要到被告的户口所在地,或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居住地所在的法院,才能提起诉讼。如果离婚双方回登记结婚地的
2022.04.12 549 -
能在异地起诉离婚吗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有经常居
2020.02.29 156
-
能在异地起诉吗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不允许异地起诉,必须遵循原告对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也就是说,被告在哪个法院管辖,案件由哪个法院管辖。当事人所在地,包括当事人住所地和当事人经常居住地。住所地是公民的户籍所
2021-12-01 15,340 -
在能异地起诉吗?
1,法院一般会以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但也需了解具体的案情,2建议您积极收集相关的证据,同时需要了解详细的案情,可来电可面谈。
2022-10-29 15,340 -
我在异地能起诉吗
如果对方在苏州居住满一年,可以在这边起诉离婚的。具体情况可以来电咨询。
2022-10-27 15,340 -
起诉离婚能在异地起诉吗?
离婚是可以在外地起诉的。 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的,由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
2023-05-10 15,340
-
01:11
起诉离婚可在异地吗首先,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起诉离婚两种途径。其中,起诉离婚可以在异地办理,但协议离婚不行。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要起诉离婚的,可以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进行起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起诉方的经常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相同的,起诉
4,175 2022.04.15 -
01:05
异地欠债在哪里起诉异地欠债在哪里起诉,需要视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债权债务纠纷中,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两种: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合同若是约定了:在产生纠纷时,当事人只能向某个法院起诉。且该法院是上述
718 2022.06.22 -
00:54
异地欠款人在哪里起诉欠款人异地在哪起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的,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起诉。若是合同有约定管辖法院的,当事人只能向约定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约定的
1,78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