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伪造只是诈骗的现实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条做假不一定是诈骗罪;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罪,根据你的陈述,此人的行为涉嫌诈骗罪; 二、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伪造借条是属于诈骗罪的,会给予法律的制裁。 诈骗罪处罚情况: 1、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涂改借条,增加借款金额,是属于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应负刑事责任。
伪造借条是属于诈骗罪的,会给予法律的制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涂改借条,增加借款金额,是属于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涉嫌诈骗,应负刑事责任。
-
只要伪造合同就是合同诈骗吗?
伪造协议合同属于合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
2020.07.02 287 -
伪造借条起诉是诈骗还是虚假诉讼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
2020.05.05 464 -
伪造合同借钱算诈骗吗
伪造合同借钱不一定是诈骗,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利用伪造的合同骗取债权人借款的,才会构成诈骗,而且如果骗取的财产数额较大的,还会构成犯罪; 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是不会构成诈骗的,但伪造合同也属于一种违法行为。
2020.03.15 275
-
伪造借条算诈骗吗?
1.借条是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有效凭证,借条需要是真实合法的,如果是伪造的借条,通过虚假诉讼侵害当事人利益的,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2.原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骗取他人钱财,数
2022-11-12 15,340 -
伪造借条算诈骗吗
1.借条是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有效凭证,借条需要是真实合法的,如果是伪造的借条,通过虚假诉讼侵害当事人利益的,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2.原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证据进行虚假诉讼,骗取他人钱财,数
2022-11-07 15,340 -
伪造借条是属于诈骗吗
1、写假借条属于诈骗,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隐瞒真相或者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
2022-07-19 15,340 -
伪造借条构成诈骗吗
伪造借条属于诈骗罪。 一、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
2022-07-10 15,340
-
01:03
伪造合同诈骗判多久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有三档法定刑期,合同诈骗罪的刑罚主要如下:骗取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1,830 2022.05.11 -
00:59
电信诈骗只是个员工判刑吗若员工从事的也是电信诈骗业务,那么属于同犯,会被判刑。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
1,091 2022.04.17 -
01:29
伪造变造的区别伪造货币罪是指,没有货币发行权的人,非法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妨害货币的公共信用的行为。变造货币是指,没有货币制作、发行权的人对真正的货币进行各种方式的加工,使其改变成面额、含量不同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变造是对真
3,26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