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双方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因为涨工资纠纷被辞退的,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该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补偿金(即赔偿金)。另外,你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最多11个月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故被辞退的话: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最高为11个月。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没劳动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
2020.09.13 124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了怎么办
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及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020.11.13 127 -
没有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被辞退的,可以和公司就赔偿(补偿)问题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或者公司不愿意协商,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2020.08.30 192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没有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
2022-02-11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没有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
2022-04-13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没有签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当属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应当支付赔偿金。 一、关于辞退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虽然没有订立劳动合同,但必须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辞退劳动者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
2022-04-21 15,340 -
劳动合同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2、38、46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27条)。关键一点就是
2022-03-31 15,340
-
01:13
劳动合同没签被辞退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没签被辞退,赔偿的规定如下: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或赔偿金,以及超过一个月未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时间内的双倍工资。如果是用人单位主动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并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此时用人
2,282 2022.04.17 -
00:54
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补偿
不签劳动合同被辞退的补偿,一般可以分为以下的四种情况,具体如下: 1、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2、按年限计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3、按工资计算基数,即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补偿金。 经济补偿
1,662 2022.04.17 -
01:02
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话,劳动者有权直接向公司请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定期限内企业仍不签订的,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请求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在首次用工之日起,就有权请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是原则性的规定,并不受一月或一年期限的影响。劳动者首次
2,6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