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商不成起诉处理,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 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 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一十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该先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不足的再由全责的一方承担。如果对赔偿有争议的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可以向交警部门请求协调要求肇事者垫付,若肇事者不垫付医疗费,即可以自己先行垫付医疗费,之后再进行起诉索取赔偿;也可以寻找肇事者的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在责任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且对方无力赔偿的,可以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会先行垫付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之后在追偿。
-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看病该怎么办
出了交通事故后,对方不给钱看病,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然后和对方通过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索要交通事故赔偿费用。
2020.05.26 180 -
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怎么办
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的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对方拒绝赔偿时,可以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对其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提起民事诉讼时,需提交民事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注意证据一般包括医疗机构出具的治疗费用、误工时间证明,鉴定机构出具的鉴
2022.04.13 1,387 -
出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给钱怎么办
对于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不愿意给钱的情形,其当事人双方是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0.08.29 221
-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怎么办
你本人可以向下发生效判决书的法院去申请执行。需要到法院的立案庭去递交判决书;申请执行书;最好有被申请人的资产状况。执行费用是待执行回来财产后由被执行人承担。 关于肇事车辆,你没有说明事故当时有没有被交
2022-03-13 15,340 -
电瓶车出了交通事故对方不给出钱怎么办
受害者受到人身损害,医疗费用和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者必须赔偿。受害者因伤害而发生障碍的,增加生活上支出的必要费用和失去劳动力
2021-12-01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不给钱不出院怎么办
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保全后,你应当在30天之内起诉。估计伤情治疗也应该结束出院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
2022-02-10 15,340 -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不给交通费我怎么办?
协商不成起诉处理,1、民事起诉书。(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1个被告2份,2个被告3份,类推)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
2022-04-03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对方没钱赔怎么办
交通事故没钱赔偿,可以协商分期赔付,例如按月支付,慢慢还款。如果当事人没有强制执行的财产,可以在有钱时进行赔偿。但是当事人有赔偿能力而不进行赔偿的,或者是将自己的财产进行转移,就有可能属于是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
3,535 2022.05.11 -
01:06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车损怎么办
出了交通事故对方全责,车损的处理方式如下: 1、如果对方投了交强险的,由其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2、如果超过限额的,由责任人对超出部分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
1,855 2022.10.08 -
01:07
交通事故对方不处理怎么办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如果对方不来处理,可以找到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警进行处理。一般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
2,56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