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辞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是经济补偿的相关内容,规定出现本法第三十八条、本法第三十六条、本法第四十条、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的情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有何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相关规定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以及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签订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020.09.04 430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内容是关于无过失性辞退,在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0.09.11 621 -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
2020.03.30 1,469
-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条规定
1、专项培训费用这个法律上没有特殊的解释,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培训的情况提出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包括培训支付的学费、交通费等,用人单位提出的话必须出示相关凭证,劳动者有审核的权利; 2、违约金这个
2022-07-14 15,340 -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2022-02-04 15,340 -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
根据您的描述,按承担劳动法责任的主体分类,可以分为法人责任与个人责任。法人责任是由法人对其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法人是社会组织,它不同于公民。法人责任的行为主体是法人的工作人员,但对其行为后果承担责
2022-02-02 15,340 -
第二十四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是怎样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2-02-17 15,340
-
01:00
密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罚款
密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罚款如下: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违反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要求使用商用密码,或者未按照要求开展商用密码应用
6,380 2022.04.17 -
01:53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饮酒后驾驶人不得驾驶机动车。行为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
5,181 2022.04.15 -
01:15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释义如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
25,62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