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货物还有哪些费用应计入消费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进口货物的下列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一)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二)由买方负担的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时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三)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和包装劳务费用;(四)与该货物的生产和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有关的,由买方以免费或者以低于成本的方式提供并可以按适当比例分摊的料件、工具、模具、消耗材料及类似货物的价款,以及在境外开发、设计等相关服务的费用;(五)作为该货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条件,买方必须支付的、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六)卖方直接或者间接从买方获得的该货物进口后转售、处置或者使用的收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计算完税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如下:组成计税价格等于(完税价格加关税)除以(1减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等于组成部分计税价格乘消费税率;2、按具体数额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如下:应纳税额等于应税消费品数量乘消费税固定税率。
公式是:进口关税=CIF价x关税税率。进口增值税=(CIF价+关税)X增值税率。消费税=消费税=(关税完税价+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率)。这是基本的进口税率计算方式,有时候消费税还分从量计价等算法。 消费税是国家为体现消费政策,对生产、委托加工、零售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应税消费品进口数量×消费税定额税额。
-
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有哪些
消费税有以下三种计税方法: 1、从价定率的计税方法,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都实行从价定率的计税方法; 2、从量定额的计税方法,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及啤酒、黄酒消费品实行从量定额的计税方法;
2022.04.07 4,591 -
从价计征消费税有哪些
从价计征消费税 第一类: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第二类: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第三类: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 第四类:不可再
2020.04.01 2,339 -
适用从价定率计税办法的应税消费品有哪些
适用从价计税办法的应税商品包括,烟(雪茄、烟丝)、其他酒、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从量计税:啤酒、成品油。既从价计税又从量计税的有烟(
2020.12.20 2,267
-
进口货物的哪些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
进口货物的下列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一)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二)由买方负担的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时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三)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和包装劳务费用;(四
2022-02-22 15,340 -
进口货物的哪些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
进口货物的下列费用应当计入完税价格:(一)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二)由买方负担的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时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三)由买方负担的包装材料费用和包装劳务费用;(四
2022-01-30 15,340 -
如何计算进口消费税?
1、按价格计算纳税的构成纳税价格计算公式:构成纳税价格=(关税纳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构成纳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2、按量定额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消费品数
2021-10-27 15,340 -
消费税进口消费品成本计算公式
自产产品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成本*(1+成本利润率)注:如果是应税消费品则公式为: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委托加工产品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成本+加工费注:如果是应税消费品则公式为:(成
2022-03-22 15,340
-
01:23
物业费具体收哪些费用物业费,指的是物业的产权人、使用人委托物业管理公司,对其所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建筑及设备、绿化、卫生、治安等项目进行日常维护、维修、或其他与居民生活有关的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物业费具体收取的费用包含以下几种: 1、物业公司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
6,149 2021.03.24 -
01:01
工伤应赔偿哪些费用工伤赔偿中涉及到的赔偿项目,主要有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
2,610 2022.04.17 -
01:12
消费者食物中毒应当怎样处理首先要有消费者中毒事实的发生,经营者有违反食品卫生法规的行为,并且该行为与造成损害的后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经营者应承担赔偿责任,不管其有无过错。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问题: 1、与该餐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
2,2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