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避免收回购房合同期间一房多卖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回迁房买卖合同,还需要尤其注意以下几点,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 (一)一定要约定房产过户和交房的时间 签订回迁房买卖协议时,出卖人并没有取得房产证,无法办理过户手续。因此,一定要约定房产过户的时间,实践中虽然不能保证何时取得房产证,但要写明自取得房产证多少之日起办理房屋所有权的转移手续。 签订回迁房买卖协议时,要确定具体的交房时间,若在签订合同时就是现房,则可以约定缴纳首付之日即为交房时间。 (二)严防“一房多卖”的发生 回迁房买卖无法办理预告登记,这就为出卖人“一房数卖”留下漏洞可钻,一旦房价高涨,违约成本过低,出卖人极有可能将房屋出售给他人。在房屋买卖合同都有效的情况下,办理了交付或者登记手续,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出卖人将商品房数次出卖所签订的合同,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均应当是有效的合同。购房人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三)买方不要一次性付全款 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买卖存诸多风险,违约责任的规制显得非常重要。但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需要缴纳法院诉讼费用、律师费,还需花费时间等成本。如果买房留有尾款,而卖方认为违约所得小于尾款时,买方的违约机会将会大大降低。当然,具体如何将为款留下,且能顺利地完成买卖协议的签订,需要房产经纪人或者买方较高的谈判技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怎样才能避免购房风险?
避免购房风险的方法: 1、尽量慎买五证不全房产; 2、尽力提高纠纷化解效率; 3、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购房者应谨慎对待合同中的每一条款,尤其是房产面积、装修、设施等,房款支付时间及方式,房产交付时间及方式,逾期付款或交房的违约责任等内容
2020.09.17 152 -
购房合同怎么写才避免风险
签订购房合同规避风险的方法:购房合同中必须有开发商签字盖章,不得是该楼盘当时的代理商或者房屋交易中介机构;购房合同的损失赔偿额或违约金要规定明确;产生纠纷的处理方法的条款要协商一致。
2021.03.01 233 -
怎样做才能避免购房风险
购房避免风险的注意事项有:房屋产权是否明确;买卖双方身份证明是否真实有效;房屋质量是否合格(查验房屋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竣工验收备案表,核实面积实测表,了解房屋实际面积并与合同进行核实,索要管线分布竣工图);中介公司是否存在暗箱操
2020.06.10 126
-
购买期房怎样避免风险购买期房怎样避免风险
期房指房地产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为止,所出售的商品房。习惯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称为期房。那么,购买期房怎样才能避免风险,购买期房怎样才能避免风险,
2022-04-19 15,340 -
购买期房怎样避免风险,期房如何才能避免风险
期房指房地产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为止,所出售的商品房。习惯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称为期房。那么,购买期房怎样才能避免风险,购买期房怎样才能避免风险,
2022-04-23 15,340 -
购买拍卖房产怎样避免风险
房子都没看到,你就要交10W,而且拍卖行是哪个,这些基本信息都不告诉你,初步判断风险是很大的。另外,司法拍卖的房产不太可能做贷款。估计可能是这种情形:有人要去拍这套房子,然后立即进入二手房市场出售给你
2022-10-08 15,340 -
怎样避免二手房购房风险
1、购房之后很多人都说签订合同时来不及看合同条款,中介在旁边催着签,无法一目十行的看完,如果是专业人士就知道哪个地方容易出现争议,包括违约金等等。在购买前律师有陪购业务,买方有买方的利益,卖方有卖方的
2023-06-13 15,340
-
01:09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
购买安置房的风险有: 1、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无法办理产权证; 2、如果家庭成员对安置房的分配存有异议的,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至法院进行调解,最终的合法权益人则无法确定是谁; 3、在购买安置房等待过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因出售方自身债
4,064 2022.04.15 -
01:00
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风险责任谁承担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风险责任的承担是以交付为标准的,在房屋交付给买受人之前,风险是由出卖人承担的;交付给买受人之后,风险是由买受人承担的。承担风险的意思是房屋因为不可抗力比如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毁损灭失后由
1,332 2022.04.17 -
01:09
资产收购风险有哪些
资产收购风险包括: 1、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 2、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风险。生活中,大多公司里面都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从外面请兼职会计进行财务核算。收购方需要对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具体的考察,以防目标公司发生多列收益
99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