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一方未得到一个孩子的生育法律权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有残疾或者第一胎子女系双胞胎、多胞胎均有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下同)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五)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六)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七)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八)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农业人口,下同),只生育一个子女且是女孩的。 (九)双方均系归国华侨或者在内地定居的港澳台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这种属于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的情形。符合3种情形的,可以允许其再生育一个子女:一是独生子女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一个子女,双方婚后生育一个子女的;二是独生子女一方无子女,另一方有两个子女的;三是双方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的。
-
再婚夫妻婚前各有一个孩子,还能再生吗
可以再生一个孩子的,再婚夫妻生育孩子法律规定如下,请对照自己的情况决定。再婚夫妻四种情形下可再生一个孩子 1、双方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孩子; 2、一方为独生子女且未生育孩子,另一方已生育一个孩子,双方婚后生育一个孩子的; 3、一方为独生子女且
2020.12.27 497 -
-
一对夫妻已有一个孩子了还能再生孩子吗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
2020.01.06 207
-
再婚夫妻一方未得到一孩子的特殊保护或者缺席生育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
2022-04-09 15,340 -
再婚夫妻一方初婚未育另一方初婚未育, 是否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你这问题其实很容易搞清。再婚夫妻间,一方再婚前生育过两个子女,另一方初婚未育,如果此情况属实,该男女再婚后,应该是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的,这在你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应该有此明确的规定。你可以查阅
2022-02-14 15,340 -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得到一孩子的特殊保护或者缺席生育的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
2022-04-08 15,340 -
再婚夫妻一方未得到一孩子的特殊保护或缺席生育的条件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乡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直属农林场审批,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
2022-04-06 15,340
-
01:17
女方绝育一定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女方绝育不一定能得到子女抚养权,丧失生育能力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根据相关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但是如果母亲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父方直接抚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
1,740 2022.05.11 -
01:15
未婚男方能得到孩子抚养权吗未婚生子,男女双方都有权利、同时也有义务抚养孩子。只要男方抚养孩子的条件比女方好,就可以与女方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八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
1,195 2022.04.17 -
02:00
夫妻一方死亡孩子的监护权是谁孩子的监护人是谁,要综合考虑其是否已经成年、父母是否健在、其他家属是否具有监护能力等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其监护人。父母一方死亡的,另一方是其监护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父母均已死亡,或者均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
2,169 2022.04.17